江豚難擺尾,魚兒未上灘——八百里洞庭湖生態幾近斷鏈

“春自生,冬自槁,須知湖亦如人老?!鼻宕娙嗽对缡敲枘《赐ズ募緲s枯之道。然而2011年春末夏初,本應“浩浩湯湯,橫無際涯”的洞庭湖提前“老”了。

責任編輯:朱紅軍 何海寧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張晴 史秋娟

編者按:四大淡水湖邊的創傷和記憶

遠離三峽,我們來到四大淡水湖,查閱真實的湖泊病歷。

此刻,驟然風雨,旱澇已急轉,誰還能摸準湖泊的脾氣?高峽大壩,爭議仍紛然,誰還篤信人力定勝天?

四大淡水湖的今昔,見證著這些疑問和感慨。我們幼年時,讀著教科書里的四大湖,才知道幅員遼闊,物產豐饒;我們成長中,沉醉于發展才是硬道理,哪怕“山無棱,江水為竭”。

現在,我們困擾了,被迫彌補了,方驚覺豈能畢其功于一役。

我們努力只觀察,不判斷,因為每個湖泊都是生命體,癥結病灶不能只靠簡單的望聞問切。

我們不討巧,用拙筆,就像封面的這兩只碗,今昔對比,觸目驚心。

我們相信:有姿態,就有立場。我們試圖還原鄱陽湖的一段自救夢想,描摹洞庭湖的某些生態片段,追溯太湖的污染背影,甚至只是聽聽洪澤湖漁民的家長里短。

記下湖泊病歷,關注湖泊命運,更是關注我們自己。

從瀕危的江豚到“四大家魚”,從水草到底棲動物,還有多年為患的東方田鼠,洞庭湖生態系統岌岌可危。而這,也不單單是洞庭湖的危機。

“春自生,冬自槁,須知湖亦如人老。”清代詩人袁枚曾如是描摹洞庭湖四季榮枯之道。然而2011年春末夏初,本應“浩浩湯湯,橫無際涯”的洞庭湖提前“老”了。

6月2日上午,蔣勇站在洞庭湖的大堤上,放眼望去,洲灘處處,牛羊低首,芳草萋萋,沙鷗翔集。“似曾相識,時空倒錯。”這名世界自然基金會(簡稱WWF)長沙項目辦官員感慨道。他去年才卸任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原本,這一派郁郁青青應是冬日風景,而今卻吊詭地成了夏季奇觀。

蔥蘢幻象之下,八百里洞庭的生態裂痕已然浮現。隱憂早已有之,因這次不期而至的旱殤而重現、放大。

東洞庭湖,一名漁民在曬魚干。據岳陽市魚政站統計,由于魚類資源的減少,06年漁民的捕撈量明顯不如往年。 (新京報 楊振華/CFP/圖)

江豚告急

6月4日下午,湖北天鵝洲長江豚類自然保護區的技術負責人龔成躺在醫院里,脾臟已被拆除,右眼的血淤仍未散去。此前十天,與保護區毗鄰的監利縣農民一百余人沖進了保護區,把龔成打成重傷。

如果不是干旱,這樣的悲劇應可避免。大旱之際,監利二十余萬畝農田告急。5月,監利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鄺立韻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