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澤湖:無法計算的得失

漁民們的生活正在發生改變,因為滋養他們的洪澤湖已經發生了改變。得失之間,誰又能計算孰大孰???

責任編輯:朱紅軍 何海寧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張晴 史秋娟

漁民們的生活正在發生改變,因為滋養他們的洪澤湖已經發生了改變。得失之間,誰又能計算孰大孰???

凌晨4點,洪澤湖老子山船塘(住家漁船集中??恐?,相當于漁港)的魚販子王萬喜就發動了小船,他要去各個灘涂收購魚蝦,直到下午2點鐘方回來,船塘緊挨著洪澤縣老子山鎮鎮區。“現在一天只能收購20斤青蝦,最多的一戶(漁民)捕撈3斤蝦,最少只有幾兩。”6月4日,68歲的王萬喜說。干旱是魚蝦減產的主要原因。也因干旱,湖水很淺,船速很慢,所以他才較以往提前2小時出發。

干旱更影響魚蝦繁殖,明年魚蝦產量必將銳減。但對于常年生活在風浪中的漁民而言,這不算什么。他們的生活原本就隨季節波動,隨年成起伏。他們賴以生存的洪澤湖雖于近幾十年發生巨大變遷,漁業產量大減,但她總能以特有的方式養活他們。

洪澤漁民在岸邊挑選粽葉,今年大旱,連粽葉都變小了。 (南方周末記者 王軼庶/圖)

漁業資源銳減

老子山船塘停泊了一兩百戶人家,幾百艘大小船只橫七豎八地擠在一起。由于水位極淺,生活污水難以稀釋,導致周邊水體氣味難聞,蚊蟲飛舞。

王萬喜和老伴常年住在船上。在洪澤湖周邊,至今仍存大量以船為家的漁民,他們岸上無家無地。

洪澤湖位于江蘇省淮安、宿遷兩市境內,號稱我國第四大淡水湖,是漁業、禽畜產品的生產基地,素有“日出斗金”之美譽。

但旱澇無常,2011年又是一個大旱之年,漁民們又將減產。王萬喜每天只能收購一點青蝦,漁民們捕到的魚還不夠他們喂養螃蟹,因為很多漁民同時從事水產養殖和捕撈。

洪澤縣高良澗鎮漁民葉書金是專業捕撈青蝦的,他也發現,今年洪澤湖的青蝦很少,捕撈到的蝦不夠支付漁船耗掉的三分之一的柴油費,近年都是如此,他認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鄺立韻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