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確認出現蜱蟲
北京昌平區疾控中心6月14日確認,回龍觀龍澤苑西區出現蜱蟲,一名居民和多只寵物狗被叮咬?;佚堄^地區辦事處和物業已展開全面排查、監控、宣傳和消殺工作。北京市衛生局和昌平區疾控中心表示,被叮咬者沒有發病。北京加強對于可能出現的疫情監測,各醫療機構一旦發現“蜱蟲病”24小時內上報。截至6月14日下午,北京市疾控中心尚未接到昌平區有關蜱蟲病例的報告。
北京昌平區疾控中心6月14日確認,回龍觀龍澤苑西區出現蜱蟲,一名居民和多只寵物狗被叮咬?;佚堄^地區辦事處和物業已展開全面排查、監控、宣傳和消殺工作。
北京市衛生局和昌平區疾控中心表示,被叮咬者沒有發病。北京市已加強對于可能出現的疫情監測,并成立專家組對疫情進行監測并擬訂診療方案,各醫療機構一旦發現“蜱蟲病”24小時內上報。
截至6月14日下午,北京市疾控中心尚未接到昌平區有關蜱蟲病例的報告。對于事件信息及防控措施,北京市疾控中心表示,6月15日將召開新聞發布會。
■ 名詞解釋
近兩年,北京市疾控中心一直在做關于蜱蟲活動調查,并在蜱蟲容易出現的郊區縣監測人群、豬等。
蜱
蜱也叫壁虱,俗稱草扒子、狗鱉、草別子、牛虱等。蟄伏在淺山丘陵的草叢、植物上,或寄宿于牲畜等動物皮毛。蜱是許多種脊椎動物體表的暫時性寄生蟲,是一些人獸共患病傳播媒介和貯存宿主。
世界有800多種蜱,中國有80多種,北京只有有限幾種。北京蜱數量非常少,只在山區出現,城區更少見。北京近一二十年來無傷人事件報告。
河南省自2007年5月信陽市報告首例疑似無形體病例以來,截至2010年9月9日,河南省共監測發現此類綜合征病例557例,死亡18例。
對于其他地區相繼發生的被蜱蟲叮咬后出現的感染性疾病——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俗稱“蜱蟲病”),北京市衛生局近日已經對各醫院下發通知,要求各級醫療機構一旦發現疑似或確診病例,要參照乙類傳染病的報告要求,在24小時之后進行網絡上報,同時要求采集標本。
按照北京市衛生局要求,凡是接診“蜱蟲病”的醫療機構,應按照首診負責制的要求接診,如果符合重癥病例診斷標準,應動員病人到定點收治醫院——北京地壇醫院就診。
疑似“蜱蟲病”監測標準
按照北京市衛生局規定的病例標準,除了明確診斷的血液病、全身性疾病、非感染性疾病、感染因素明確的其他傳染病四種情況之外,對于臨床體溫高于37.5℃、血小板降低至80×109/L以下或白細胞降低至3.0×109/L以下的病人均將納入病例,須進行上報及監測,尤其是具有流行病學史,即有過鼠類活動、蜱蟲叮咬史、田間作業、放牧、接觸柴草、垂釣、野營、草地行走、草地晾曬衣物、接觸貓狗、飼喂家畜的人員。
被蜱蟲叮咬不要自行拔
昌平疾控中心人員提醒,蜱蟲一般生活在野外樹林、草地中,在草尖及灌木枝葉的頂端等待宿主,市民前往郊區山林時,應避免在蜱蟲滋生的環境坐臥停留,盡量穿長袖;不要穿涼鞋,扎緊褲腿或把褲腿塞進襪子或鞋子。在林中穿行應戴帽子。
如被蜱蟲叮咬,市民不要自行拔蟲,要到醫院診治。蜱蟲咬人后,頭部會扎進皮膚。“這時,一種取出蜱蟲簡易方法,是用熱源靠近蜱蟲,如火焰、煙頭等,蜱蟲頭部會慢慢退出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