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開放是壟斷者的通行證
騰訊不是最早實施開放戰略的中國互聯網公司,但卻是最受人矚目的開放者。它曾經是中國所有互聯網公司的噩夢,現在它要成為生態建設者。
責任編輯:鄧瑾 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12年前關注的是生意,現在要做的是生態”
騰訊不是最早實施開放戰略的中國互聯網公司,但卻是最受人矚目的開放者。
一半中國人都活躍在這里,但這個平臺過去卻一直是封閉的。它曾經是中國所有互聯網公司的噩夢,現在它要成為生態建設者。
不過,也有不少人士擔心,這會導致大公司們借著開放獲取更多養分,最終成為更大的壟斷者。如果說眼下開放成了壟斷者們的通行證,那么在將來壟斷會不會成為開放者們的墓志銘?
“騰訊過去的夢想是打造一站式的平臺,現在的夢想是打造開放共享的互聯網新生態。”馬化騰說。 (CFP/圖)
6月15日,騰訊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了面向開發者的合作伙伴大會,介紹各平臺開放的情況,以期吸引更多的第三方開發者加入。而Q+,則將是他們最重量級的一款產品——這是作為騰訊最核心資產的客戶端上的開放。
在這個深藍色調的會場上,幾乎座無虛席,過道上都站著人。甚至有人到處借胸牌,想繼續帶人進來。
騰訊總裁劉熾平在會上詳解了騰訊的開放進程——傾聽,召開十場診斷會;8大業務線向開放平臺切換;已經有2萬個合作伙伴接入騰訊開放平臺或正在談;騰訊已經投了20億扶持成長公司。
接下來,身著白襯衫、深色西服的騰訊創始人馬化騰宣布,騰訊將追加產業共贏基金至100億元。他表示,12年前創業,就像一棵果樹,關心果樹有沒有收成,關心員工工資和服務器費用,當果樹成為果園,擔心的不是單個果樹收成,而是關注生態,會不會大面積蟲害。“騰訊過去做生意到做生態,不是外界的要求,而是使命的轉變。騰訊過去夢想是打造一站式的平臺,現在的夢想是打造開放共享的互聯網新生態。”
他雄心勃勃地表示,騰訊過去是半開放狀態,去年200億元收入中有40億元分給了合作伙伴,希望未來有10萬應用,給開發者帶來200億元收入,再造一個騰訊。
這預示著,作為擁有約6.5億活躍用戶、覆蓋了中國80%網民的中國最大互聯網公司,騰訊正在從一只貪婪的企鵝變成和藹可親的合作者。其實開放早已成為中國互聯網業內的流行話語。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家們,只要看看美國的Facebook和蘋果公司,就知道開放的能量有多大。
體積龐大的騰訊不是最早實施開放戰略的中國互聯網公司,但卻是最受人矚目的開放者。因為這與其過去的戰略截然不同,也因為這個龐然大物的觸角已伸向互聯網幾乎所有已知領域,它曾經是中國所有互聯網公司的噩夢。
與開放同步進行的是騰訊的一系列投資舉動,在過去三周內,騰訊陸續投資于華誼兄弟、藝龍旅行網、網上鞋城“好樂買”、創新工場等各類公司。馬化騰對媒體聲稱,“純粹的財務投資,我們不做,一定要有戰略意義才行??梢酝顿Y,但不要控股。”這一說法驗證了騰訊要扮演的是與開放戰略協同的友好型投資者的角色。
馬化騰宣布,騰訊將追加產業共贏基金至100億元。這一基金將投資扶持互聯網成長公司。 (東方IC/圖)
生于“開放”
開放究竟意味著什么?其實騰訊最清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鄺立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