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讓他們知道我多么孤單
相對于死亡,他更在乎孤獨。在電影里,他說,誰歧視自己,自己就傳染給誰?!澳鞘菤庠?,我想讓他們知道我這么孤單?!?/blockquote>責任編輯:王剛 實習生 姚永泳
相對于死亡,他更在乎孤獨。在電影里,他說,誰歧視自己,自己就傳染給誰。“那是氣話,我想讓他們知道我這么孤單。”當少年胡澤濤躺在棺材里的時候,他想起自己“短暫”的一生,想起母親。
4歲,母親因艾滋病去世了,可能就是這么孤零零地躺著。6歲,胡澤濤每天開始感冒、咳嗽、流鼻血。8歲,他被查出艾滋病。12歲的時候,他遇到了顧長衛,然后成了他新片里的角色——那個一直躺在棺材里,從天堂俯視人間的孩子。
如今他13歲。這個孩子已經感受過了“死亡”和“孤獨”。
相對于死亡,他更在乎孤獨。在電影里,他說,誰歧視自己,自己就傳染給誰。“那是氣話,我想讓他們知道我這么孤單。”
紀錄片《在一起》中劉倩與胡澤濤選擇不打馬賽克述說各自的故事 (制片方/供圖)
“世界可以接受我了”
繼母過門后,除了年飯,胡澤濤不能和大人在一個鍋里夾菜,碗筷得分開放。
到了劇組,一下子不再分餐,大人和他一起玩、打游戲,胡澤濤突然感覺,“世界可以接受我了”。馬麗琴是“綠色港灣”的主治醫生,“綠色港灣”的另一個名字是山西臨汾市傳染病醫院艾滋病區。她記得胡澤濤被送來時又瘦又黃,犯病就蜷在角落哭,整個身子像個包袱。當時胡澤濤病情很重,下不了床,父親幾乎要放棄他了。好在遇見了新的兒童抗艾藥物,他奇跡般地活了過來,長成了一個白皙、清秀的男孩。
2006年,胡澤濤進了病區的紅絲帶小學讀書,同學都是和他一樣的小病人。
在校長劉美婷眼里,胡澤濤是個沉默寡言的孩子。膽子小,輸液打針總排到最后。直到2010年,他遇到了導演顧長衛。
胡澤濤成了電影《最愛》里那個一直躺在棺材里,從天堂俯視人間的孩子。成了那個紀錄片《在一起》里不打馬賽克的艾滋病患者,他的生活也因此改變。
胡澤濤生病后,父親在醫院陪了兩年多,沒有收入。病區的護士給父親找了個開出租車的活兒,父親白天跑車,晚上在醫院陪護。等胡澤濤病情穩定,來到了紅絲帶,父親則回了家。去年,父親找了個繼母。
胡澤濤從不主動提起繼母。她總和父親鬧別扭——因為胡澤濤的病,爸爸婚前從未跟繼母提起過。
繼母過門后,除了年飯,胡澤濤不能和大人在一個鍋里夾菜,碗筷得分開放。
到了劇組,一下子不再分餐,大人和他一起玩、打游戲,胡澤濤突然感覺,“世界可以接受我了”。
他的自卑感消除了很多,性格越來越外向,見了很多大場面,還在香港國際電影節上被章子怡牽著走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