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評論】說不過去的“中糧吃蒙?!?
經濟史反復證明,國企因為背靠政府公權力,如果涉足競爭性領域,一不小心,就破壞了市場的公平與正義,最終損害經濟效益。當權力監督缺位的時候,國企最容易成為特殊利益集團牟利的工具,是腐敗的溫床。
責任編輯:史哲 戴志勇 蔡軍劍
2011年6月11日,蒙牛乳業公司發布公告稱,其創始人牛根生辭任董事會主席一職,保留非執行董事一職,同時委任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為董事會新主席。牛根生將主要投入慈善工作。2009年7月,中糧集團與厚樸投資組建新公司(中糧集團持股70%)入主蒙牛,成為蒙牛第一大股東。
中糧這樣的央企連牛奶也要涉足,或讓很多人吃驚。不過,如果你到某個大超市,留心一下標有中糧字號的商品,可能會收獲更大的驚愕。從葡萄酒、黃酒到巧克力和軟糖,從茶葉、飲料、保健品、快餐面到火腿腸,央企中糧幾乎無處不在,僅僅罐頭,就有5個知名品牌屬于中糧旗下。
這些超市的貨品也只是中糧產業的一小部分。2009年,中糧集團便已開始在湖北、江蘇等地選址,計劃建成1000萬頭規模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茜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