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殼探索】女性生理周期怎樣影響經濟決策 ?
月經周期跟女性的經濟行為決策有關嗎?這個問題第一眼看上去可能讓大家覺得很荒謬。但事實上,科學家告訴我們這兩件看似毫不相關的事情內部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
“招經期正常女生玩博彩,稱系科學研究”究竟是以科學研究的名義做一些低俗的事情,還是被網絡惡意歪曲吸引眼球?心理學研究究竟是怎樣的?在腦科學層面,科學家們發現月經周期對大腦中獎賞環路:多巴胺通路的活動有重要調節作用。心理學與腦科學專業人士,為你還原一個真實的心理學研究。
(心事鑒定組/圖)
生理周期對決策的影響本來是心理學研究中的一個再平常不過的領域,這幾天卻因為一則題為“招經期正常女生玩博彩,稱系科學研究”的新聞被炒得火熱。在一次次的轉載中,原本正常的研究已經失去了它的原貌,心事鑒定組邀請心理學與腦科學專業人士,為你還原一個真實的心理學研究。
月經周期跟女性的經濟行為決策有關嗎?這個問題第一眼看上去可能讓大家覺得很荒謬。但事實上,科學家告訴我們這兩件看似毫不相關的事情內部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
月經周期與情緒健康——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
眾所周知,月經周期跟女性的身心健康有密切的關系。月經所帶來的不僅是生理上的疼痛,也常常伴隨著女性緊張感的增加與情緒的低落。也許大家會說:這并不是什么新鮮的知識,我們早就知道了。確實,早在100多年前就有科學家對相關問題進行了研究,發現雌激素對改善情緒有重要作用 (Easterbrook,1990)。而女性因為存在生理周期,體內的各種雌激素的水平每天都處于變化中,這種波動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她們的情緒。
研究發現,婦女在月經中期,體內雌激素濃度最高時,會報告高度的幸福感和自尊,而在月經前,由于雌激素的下降, 會出現較多的負性情緒。有人對113名西班牙婦女進行調查,這些婦女都有過企圖自殺的行為,調查結果發現,65%的自殺行為是發生在月經期和月經前,即雌激素水平最低時。此外,更年期階段雌激素水平的劇烈變化常常導致女性的情緒問題,并嚴重影響家庭和睦。而在年輕女性中,焦慮抑郁等情緒障礙經常是多囊卵巢 綜合癥等月經不調問題的并發疾病。
有些人士認為,心智成熟的女性情緒與認知不會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茜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