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洋的書單
芬利的研究,向我們昭示了社會科學和其他領域的理論對于歷史研究的意義。在同樣的意義上,阿拉伯裔知識分子和學者薩義德的《東方主義》對于歷史學的研究也多有啟發之處。
責任編輯:劉小磊
【秘密書架】
雖然說是以讀書為業,平常卻很少總結自己讀書的經驗與得失?;叵肫饋?,自己常常是憑著興趣任性而讀,并不在意知識的完整性和系統性,這不是一種好習慣。不過即便如此,自己的每一點進步、每一個想法,仍都是從讀書中獲得的。
黃洋,1965年生,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著有《古代希臘土地制度研究》、《希臘史研究入門》(與晏紹祥合著)
大概是由于好靜不好動的緣故,小時候就很愛讀書。但那時候在農村里,擁有書是一件極為奢侈的事情。除了課本以外,能找到的就是每家每戶發的《毛澤東選集》。雖然幾乎完全不懂里面的內容,但也抱著翻看。不過在當時,生活用紙奇缺,比起用來閱讀,書還有更為迫切和實際的用途。因此,還沒等翻讀完,那四大卷毛選和后來的第五卷很快就一頁一頁地消失了。記得偶爾看見大人弄本《水滸傳》讀,自己又無望到手,就坐在大人旁邊,伸長脖子湊過去看。這自然是不受歡迎的。不過后來回想起來,雖然也沒讀到多少書,但自己能僥幸從一個鄉村中學考上大學,也許和這愛讀書的習慣不無關系罷。
大學的時候,讀書仍然是不著邊際,常常是跟著讀同學們熱捧的書。但由于缺乏足夠的知識,心里也沒什么想法,大多數時候并沒有受到多少啟發,不過是湊熱鬧罷了。記得啃過丹納的《藝術哲學》、羅素的《西方哲學史》,也沒有能理解什么。倒是對李澤厚的 《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和《中國古代思想史論》記憶猶新,覺得他論述精辟,文章也寫得好讀。不過饒是沒讀懂,丹納《藝術哲學》中對希臘藝術的論述還是激發了我對古代希臘的興趣,這是后來選擇學習古希臘歷史的一個因素。
真正開始學著研究和思考,已是到英國讀博士的時候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主要的閱讀都集中于博士論文的主題古代希臘的土地制度。因此最先讀到的摩西·芬利的書是1952年出版的 《古代雅典的土地與信貸研究》,一本個案研究的專著,風格和芬利后來的著述大不相同。此時我還不知道芬利是古代史的大家,可見自己知識的缺乏和當時對國外學術的不熟悉程度。芬利于古代希臘社會、政治與經濟均有論述,因此在隨后的研究中不斷讀到他的論著,從中深受啟發。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方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