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毛更比泰山難

在文史方面,良皋先生也有相當深入的研究,他提出中華上古文化,當始于巴,由巴至楚、再到中原,并從建筑發展史及由此而產生的起居方式演變的角度作了論證。

責任編輯:劉小磊

【當代舊體詩詞評點錄】

九年前,我在《南方周末》發表了一篇評論《武陵土家》的短文,由此認識了該書作者張良皋先生。后來我知道他是二戰老兵,如其所說曾在“昆明炮兵訓練中心(FATC)擔任‘三級翻譯官’,有‘同少校’文職軍銜。到1945年8月日本乞降:‘我幸戎裝聽奏凱,芒鞋踏碎日章旗’”。他的本行是建筑,而且是位頗有成就的建筑師,設計的“侏儒文化宮”獲得國家級佳作獎。

在文史方面,良皋先生也有相當深入的研究,他提出中華上古文化,當始于巴,由巴至楚、再到中原,并從建筑發展史及由此而產生的起居方式演變的角度作了論證。為此他對《詩經》的排序和解釋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其專著有《土家吊腳樓》《老門樓》《匠學七說》《巴史前觀》《曹雪芹佚詩辨》等。這些書多數在張先生八十后出版,所以于“米壽”之日他撰聯自況:未解養生先得壽,無求名世晚成書。良皋先生能詩能文,文尤酣暢,書畫篆刻,皆有造詣。真是令人生“天下之才一石,先生獨得八斗”之感。

讀張良皋使我想起關漢卿的名句“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響珰珰一粒銅豌豆”,也就是說,張先生的為人和作品就是“銅豌豆”精神的體現和見證。

他像孩子一樣對世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