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還有吳道子嗎?
在傳統將斷未斷之時,我們如何能夠跨越明清,上溯唐宋,并與之銜接?
責任編輯:馬莉
在傳統將斷未斷之時,我們如何能夠跨越明清,上溯唐宋,并與之銜接?
1937年,張大千和謝稚柳在徐悲鴻處見到徐收藏的《八十七神仙卷》,大為驚嘆,稱為國內僅見的唐代人物畫卷,極有可能為畫圣吳道子的真本。徐悲鴻視此畫為生命,將刻有“悲鴻生命”四字的印章蓋在畫上,并跋曰“足可頡頏歐洲最高貴名作”?!栋耸呱裣删怼肥切焱ㄟ^老友許地山在一德國女子手中以自己的7幅精品及一萬元現金交換而得??箲饡r期時局動蕩,悲鴻經常將此畫捆綁在身,以防不測,但即便如此,此畫也曾被盜過一次,后悲鴻又以20萬元現金和十多幅自己的作品再次贖回。
徐悲鴻雖對中國古畫如癡如醉,但他的代表作大都革命味十足,其《田橫五百士》、《九方皋》、《愚公移山》,包括各種奔馬,勞動味、謳歌味、苦味、革命味,我的眼力都很不能適應。我還是喜歡他早年的素描、油畫,前一陣去新建的江蘇博物館看到他早年的幾幅花鳥,都是小畫,很雅致,沒有這些畫的土氣,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