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買畫十多年后突然“敢講真話”?——范曾案的兩面
搞流水線作業的,在國畫界遠不止范曾一個人。這也正是越來越多的收藏者放棄字畫市場,轉向更強調創作的當代藝術作品的原因。
責任編輯:李宏宇 袁蕾 實習生 黃周穎 李倩
中國字畫市場水深,其游戲規則與事事都要西方標準的當代藝術不可比擬。
有人問范曾,為什么畫價這么貴,他答道:“內靠貪官,外靠土匪。”范曾自然是書畫市場種種癥結行為的代表——流水線、炒作、依附政要、缺少創新、不斷重復自己,樣樣少不了。但同樣,為萬達集團收購藝術品的資深字畫經紀人郭慶祥此次大規模的“倒范行為”,把范曾推到口誅筆伐的聚光燈下,如果說僅僅是為了伸張藝術正義、社會責任,也依然讓人心存疑慮。作為一個多年深度參與字畫市場運作、能夠把無名藝術家推動為市場排名藝術家的經濟推手,據說他與范曾之間的恩怨是非由來已久。在《北京晚報》和《文匯報》整版發表揭露范曾的文章,恐怕遠非一般的文藝批評。
國畫流水線生產禮品畫,已經是字畫市場里由來已久的狀態。藝術家經常反復試驗,創作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