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地方之洞,洞穿禁令
高爾夫球場建設,對地產開發商和急于招商引資的地方政府來說極具誘惑力,但占用耕地又使其罪名昭彰。國務院下文禁建球場七年,黑戶球場卻曲線入市,暴增不已。確認既成事實,成了中央各部委最新的選擇。
責任編輯:顧策 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七年禁而不止,四百多座黑戶球場有望正名
由15世紀蘇格蘭牧羊人發明、后來在西方發展為大眾運動的高爾夫球,進入中國多年即成為典型的富人運動。但誰也沒想到,這樣一項簡單的運動項目,其球場建設卻成為各方愛恨交加、角力多年的對象。
占地面積巨大、風景優美的高爾夫球場建設,對地產開發商和急于招商引資的地方政府來說極具誘惑力,但占用耕地、耗水量大的特點又使其罪名昭彰。
國務院下文禁建球場七年,黑戶球場卻曲線入市,暴增不已。確認既成事實,成了中央各部委最新的選擇。
2011年5月26日,北京清河灣高爾夫俱樂部,幾名客人在打球。不久前,這座以“鄉村體育俱樂部”為名的高爾夫球場被海淀區國土局調查并處以一千七百多萬元的罰款。 (CFP/圖)
一周前,深圳一家高爾夫球場的總經理吳軒(化名)接待幾個部委聯合調查小組時,意外得知,如果調查結果沒問題,將有可能拿到一紙“身份證”。這意味著,在2004年國務院下發禁令后七年間冒出來的400多座黑戶球場,其中一部分將有可能一朝洗白。
相關文件是2011年4月11日由國家發改委牽頭的11個部委聯合簽發的,主題其實是在全國開展高爾夫球場綜合清理整治工作。不過在文件第三條中,一個不起眼的地方,卻多了這樣一句話——“對違法違規行為已經完全糾正的高爾夫球場,為其重新辦理相關手續。”
國務院辦公廳2004年1月下發的《關于暫停新建高爾夫球場的通知》,從政策上把高爾夫球場關在了門外,使其成為跟別墅、賽馬場一樣的禁止用地項目。但事實上,禁令下達之后,新建的高爾夫球場反而越來越多。
中國究竟有多少高爾夫球場?唯一有官方背景的一個數字是595家,這是國家體育總局小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張小寧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的。而媒體引用最多的,則是北京林業大學高爾夫教育與研究中心的調查結果——六百多座。2004年之前,他們調查的數字只有170座。這意味著有四百多座球場是在禁令之下長出來的。
5月份開始,這份“特急 發改社會(2011)741”號文陸續逐級下發到各個省、市,并開始自查工作。盡管禁令并未松綁,但這畢竟是7年來中央層面對既成事實的高爾夫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鄺立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