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剛剛邁出第一步
既有研究表明,流浪兒童返家后反復出走的比例近70%。讓流浪兒融入社會成長為公民,正是新疆當下努力的關鍵。
責任編輯:曹筠武 實習生 劉星 蟻暢
既有研究表明,流浪兒童返家后反復出走的比例近70%。讓流浪兒融入社會成長為公民,正是新疆當下努力的關鍵。
對新疆流浪兒童群體的系統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99年。當時,新疆社科院民族研究所的8位年輕人開展了一個橫跨十多個內地省會城市的拉網式調查,首次從學術角度剖析了新疆流浪兒童群體的成因、特征和現狀。最后,該調查預見性地提出一個命題:流浪未成年人融入社會之困。
這個擔憂正隨著時間而變成現實。12年后,該機構一項最新的統計數字顯示,新疆籍流浪兒童返鄉之后,發生反復流浪的比例達到60%至70%。
這意味著,之前以耗費大量行政資源和社會力量為成本的“返家行動”,對相當部分的新疆流浪兒童來說只是一次毫無意義的短途旅行。
新疆的底氣:民生建設年
2011年5月,值中央新疆工作會議召開一周年之際,新疆確定今年是“民生建設年”,其中一項重大內容是救助保護新疆流浪未成年人。
這一戰略出臺的底氣部分來自過去5年間國家源源不斷的支持——中央政府下撥的3460萬元資金幫助新疆新建了15個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增加了1533張床位,使其擁有了基本的流浪兒童救助保護能力。
但容納和安置并非最終目的。一項統計表明,在新疆每年常規救助的三千多名流浪兒童中,大部分沒有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甚至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