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的“我行賄了”,艱難的民間反腐

民間反腐網站往往不做自己所在地的調查。在東北某市,兩個當地人開辦的民間反腐網站盯著當地政府不放,最終因“敲詐勒索”入獄,并且按照上限判了刑。

責任編輯:李梁 史哲 馬昌博

國內幾家“我行賄了”網站廣受關注的背后,是民間反腐網站日益尷尬的生存現狀。

民間反腐網站往往不做自己所在地的調查。在東北某市,兩個當地人開辦的民間反腐網站盯著當地政府不放,最終因“敲詐勒索”入獄,并且按照上限判了刑。

“我行賄了”網站掀民間反腐熱,備案困難或遭關閉。 (CFP/圖)

2011年6月21日晚,人們終于發現,印度“我行賄了”的克隆網站之一“可可部落”(http://www.cobuu.com)的主頁變成了:“謝謝大家一直以來對可可的支持!期望可可部落能再歸來……”

自從6月9日眾多“我行賄了”克隆網站橫空出世以來,關于它們“什么時候被關閉”的猜測從未停歇,而關于它們中某一個“或已被關”的報道則多次出現在傳統媒體。

6月20日,北京市檢察院反貪局副局長張京宏和控申處處長羅守梁的談話被認為是一個信號——前者說,網上收集舉報線索需要規范;而后者則直接稱,這種形式是不合法的。

這幾個網站的生存現狀,是中國現實環境中民間反腐網站生存狀態縮影。事實上,在官方管理以及自身生存壓力的擠壓下,民間反腐網站生存艱難。

“我行賄了”網站被封?

國內最早的一家“我行賄了”網站只生存了5天。

這個以“驅除腐敗、振興中華”為口號的網站創建者姓陳,是一位在深圳做銷售的湖南人。陳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6月8日看到關于印度行賄網站的報道,當天就自己出資創辦注冊“我行賄了”網站,結果“一晚上會員就發8000多帖子,5天內,IP地址最高是5萬多,流量有大概30萬以上”。

5天后,在沒有任何警告或提示的情況下,這個網站悄無聲息地被封。

在陳之后,網民“千秋歲”創辦了“我賄賂了”網。

從創建開始至今,“我賄賂了”幾乎就沒有消停過——前4天就因為訪問量過大導致服務器癱瘓;接著服務器又在香港和內地之間搬來搬去,將滿一周時因為“域名沒有備案加上解析時操作失誤”,網站再次無法訪問;第10天,網站又啟用了臨時IP訪問地址……

“我賄賂了”目前由30名熱心網友無償維護,硬件由四川一家公司無償提供。“千秋歲”本身經營一家互聯網公司,他希望網站能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王茜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