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難的選擇:三聚氰胺還是低標準奶?

新國標的力挺派認為三聚氰胺事件的出現與乳業高標準不無關系,讓人人喝上牛奶比標準更重要。反對派則聲稱喝低標準牛奶還不如喝白開水。消費者再次面臨兩難的選擇,利益先行的背后有誰權衡過公眾健康與經濟發展的問題?

6月25日,衛生部官網刊發了兩位專家解讀《生乳》安全標準制定過程和有關指標的文章,對近日“全球最差乳業標準”的說法答疑。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上海)教授級高工孟瑾透露稱,農業部正制訂生乳分級標準,引導乳企按照生乳等級生產差異化乳品。而與此同時,內蒙古奶業協會常務理事金海與廣州市奶業協會理事長王丁棉的觀點碰撞愈加激烈。前者指出三聚氰胺事件的內在原因是標準過高導致非法添加,讓人人喝上牛奶比標準更重要,而后者則炮轟喝低標準牛奶還不如喝白開水。

專家解答

《新京報》6月26日報道,乳品安全標準工作專家組成員、教授級高工孟瑾強調,生乳作為原料乳,消費者不會直接飲用,生產企業使用其生產產品時要經過殺菌等工藝,達到乳制品產品國家標準規定后方可上市銷售。

他解釋,《生乳》中設置菌落總數指標主要是為了反映奶牛健康狀況、牧場衛生狀況和冷鏈運輸質量控制情況。1986年,農業部門制定的《生鮮乳收購標準》(GB/T6914-86)將生乳中菌落總數分為四個等級,Ⅰ級低于50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