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做“海盜”,如今當保鏢——熱銷30年,中國出版業終為拉美文學埋單
從1992年有中國出版機構正式提出購買《百年孤獨》版權,到2010年中文版權售出,前后18年。這部在2008年報價100萬美元的名著,最終成交額成為“新經典”不能言說的秘密。
責任編輯:李宏宇 實習生 黃周穎 李倩
銀色頭發,黑色耳機。巴爾加斯·略薩在明亮的燈光照耀下,端坐舞臺中央。
他的面前是鮮花,被鮮花遮擋的是麥克風。有女生代表以西語向略薩提問:“您對愛怎么看?您個人的愛,它是應該同政治和社會完全脫鉤的嗎?”全場掌聲。
略薩回答:“我認為愛情,是一個人所能經歷的最具爭議性的感情,當一個人在愛與被愛的時候,他所經歷的情感沖突是非常強烈的。愛可以豐富一個人的人生,愛是非常私人化的,雖然愛情被人們津津樂道,但是你很難對愛有準確的描述,簡而言之,愛最好是去體驗,而不是被描述。”
掌聲、聽眾會心的笑聲,從略薩出現在中國社科院的演講廳之后就一直沒有斷過。從2011年6月12日到17日,略薩在來華訪問的行程中,持續地體驗到中國讀者對他的愛。
1990年馬爾克斯應黑澤明邀請赴日本訪問,途經北京和上海,作過短暫停留。馬爾克斯在結束中國之行后發下狠話:絕不授權中國出版作品,包括《百年孤獨》。 (CFP/圖)
6月17日下午,略薩與中國作家見面會。作家張抗抗和徐小斌都帶了略薩著作的中文版——1983年由外國文學出版社出版的《綠房子》和1985年由北京十月出版社出版的《潘達雷昂上尉與勞軍女郎》。中國在1992年才加入國際版權公約組織,這些書都是未經略薩授權的出版物。張抗抗請略薩為這些版本簽名。
“1992年之前中國出版您的著作,應該會得到您的諒解。”張抗抗說,“當時的中國作家多么渴望學習新的觀念和新的方法。在中國改革開放初期,這些早期譯著為我們的作家打開了一個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
略薩對中國作家的善意和誠懇表達了謝意,他幽默地說:“不知道在中國會有如此多的崇拜者,如果知道,我就會選擇在這里生活。”
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所長陳眾議代表社科院授予略薩“榮譽研究員”的稱號。
1980年,陳眾議在墨西哥留學時,就在文學聚會上見到過略薩,那時他只能遠遠注視著略薩?,F在他們成為朋友,略薩的著作在中國陸續獲得授權出版,外文所為其《世界文學》刊載略薩的作品作了象征性的補償,這樣的補救也讓陳眾議感到安心。上海民營圖書公司“99讀書人”則在2008年買下了多部略薩作品的中文版版權。
陳眾議也在墨西哥見到過馬爾克斯。他們第一次握手時馬爾克斯很熱情,再見時熱情驟降——馬爾克斯對中國出版界不經授權出版他的著作很惱火。從1984年至今,中國市場上出現過十數家大小出版社出版的各種版本的《百年孤獨》,2011年5月26日北京民營圖書公司“新經典文化”聯同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百年孤獨》是迄今惟一獲得馬爾克斯授權的正版。
以略薩和馬爾克斯的作品為代表,“拉美文學熱”曾經影響一代中國作家。這些從1980年代流行至今的作品,近30年后,在版權收益的意義上,迎來了這片土地的收獲季。
第一本正式獲得授權的中文版《百年孤獨》。 (新經典/圖)
未經授權的“拉美文學熱”
略薩和馬爾克斯有很多共同點。“都是在外祖母的撫育下長大,青年時代又都流亡巴黎,都接受過馬克思主義學說,都是古巴革命的支持者。還有就是他們同在‘卡門大媽’的門下。”陳眾議說。
卡門·巴爾塞伊絲(Carmen Balcels)是國際著名的版權經紀人。1965年7月7日,加西亞·馬爾克斯授權卡門和她的丈夫路易斯·帕洛馬雷斯為出版代理人,在一切文本的出版事務中代表他本人行使權利,代理期為“150年”。
馬爾克斯將這份“世紀合約”簽給卡門時,《百年孤獨》還沒有問世。他還在為了養活自己苦苦掙扎。他在多份報紙和文學雜志謀生——時間最久的是《觀察者報》,其時的馬爾克斯,用他自己的說法,“害羞,怕黑暗,老做令我身心俱損的噩夢。每日強制要求自己像木匠那樣工作,以拼搏精神和誓當一位杰出作家的強烈愿望,學習如何寫作。”
卡門自1950年代開始從事出版經紀,先后在羅馬、巴黎等大城市的版權公司任職,1956年建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版權代理公司。1965年7月,卡門見到馬爾克斯,為他代理四本書的版權,然而這四本書只賣出1000美金的美國版權。
1967年5月30日,阿根廷的南美洲出版社出版了馬爾克斯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方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