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為患,輕諾治水更為患

一些地方治理城市水患,仍陷在農業社會那種大災之后才有大治的模式之中,而短期根治城市水患的期待或承諾,反而可能導致不切實際的方案,加重民眾與政府之間的不信任,不利于形成治水的合力。

責任編輯:朱紅軍 助理編輯 袁端端

現在,一些地方治理城市水患,仍陷在農業社會那種大災之后才有大治的模式之中,而短期根治城市水患的期待或承諾,反而可能導致不切實際的方案,加重民眾與政府之間的不信任,不利于形成治水的合力。

6月下旬的武漢,暴雨成災,城市如海,船車相遇背后是沉重的城市弊病。 (CFP/圖)

程曉陶水利部防洪抗旱減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

一周前的北京,暴雨成災,積澇難排,導致交通癱瘓、地鐵停運、航班延誤,甚至人被吸入下水道的傷亡事故,這些都是典型的城市型水災害的后果。

北京市防范城市水災害的能力,就國內而言,已算是名列前茅了。2004年7月10日的一場暴雨襲擊,曾給迎接奧運中的北京市敲響了警鐘,北京市在加強防洪排澇基礎設施的建設與改造,在暴雨監測、預報、預警等系統建設方面投入的資金,也是全國最多的。有人樂觀以為北京可以做到“萬無一失”了。但是,.事實表明,治理城市水患,不是靠短期高投入就能徹底解決問題。

治水理念非調整不可

2010年,我曾先后對泰國、菲律賓與越南的部分城市防洪情況作了調查。目前亞太地區的城市正以每月一個新加坡的面積在迅速擴張,發展中國家幾乎都面臨著城市水患愈演愈烈的挑戰。

2010年我國洪澇災害直接經濟損失高達3745億元,遠遠超出了特大水災年份1998年的2550.9億。尤為關鍵的是,2010年我國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已經接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王茜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