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漸為人知的“秘密”——“未知的細節”

當這些與粗線條的教科書不同的“秘密”集結成一部黨史,確有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只是,“秘密”其實不是秘密,不過是之前你未曾知道。

責任編輯:馬昌博 李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建黨九十周年系列報道之三】

當這些與粗線條的教科書不同的“秘密”集結成一部黨史,確有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只是,“秘密”其實不是秘密,不過是之前你未曾知道。

中國共產黨還有多少你不知道的秘密?

一批最近為迎接建黨90周年出版的圖書,都試圖以此來吸引讀者。

“誰第一個給中國帶來馬克思主義?”如果你回答“李大釗”,很遺憾,錯!中央黨校教授張珊珍主編的《建黨偉業》提供的正確答案,是一個叫陳縛賢的報社記者。

這本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目前在多家黨報和都市報上連載,受到的追捧程度讓張珊珍大感意外。2010年,她的一位同事將寫書項目轉給了她,而她只是“完成一本書而已”。

由另一位中央黨校教授羅平漢主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黨史細節》,2011年3月出版,已第五次加印。“沒想到大眾對黨史這么感興趣。”羅平漢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人民出版社和人民日報出版社都是中央級出版社,前者是新中國誕生后最為著名的黨和國家政治書籍出版社,其官方性和權威性不容懷疑;而后者亦以一系列黨政類圖書著稱。

黨史界已不新的史實,在公眾看來仍然新鮮,以至于有“發現秘密”的誤會。比如,一些媒體稱,“黨校教授揭秘黨史細節,‘兩個凡是’非華國鋒提出”。事實上,2008年華國鋒去世時,中共中央對其的生平介紹,已不提“兩個凡是”錯誤。

許多人對黨史的了解,可能還停留在中學歷史教科書的階段——粗線條的史實加上不可動搖的政治定論。實際上,黨對一些歷史人物和事件的評價已有細微調整。比如,2004年胡錦濤總書記在講話中已把陳獨秀的“右傾機會主義”改作“右傾錯誤”。

當這些“秘密”集結成一部黨史,確有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只是,“秘密”其實不是秘密,只是可能你還不知道。

“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學術如何與大眾接軌,學者應該想辦法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告訴讀者。”羅平漢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北京新華書店的紀念建黨90周年圖書專柜。眾多的黨史書籍都在打細節牌,而同名為《建黨偉業》的圖書就好幾本。 (阿靜/CFP/圖)

不神秘,不矯飾

根據上述出版物,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它只是北洋軍閥時代中國大地上出現的眾多形形色色政黨中的一個。陳獨秀等創始人,都未預想到這個政黨會對中國歷史產生劃時代的巨大影響。

中共的創始人都是知識分子,他們均不是職業革命家。陳獨秀就沒參加“一大”,因為他擔心自己擔任校長的預科大學爭取到的一筆款子泡湯。

陳獨秀被評價為“不是一個稱職的黨的領導人”。1926年1月,這位總書記突然失蹤,大家很著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