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茶座】下水道是一個城市的良心
衡量一座城市的良心,不能依據看得見的光鮮:矗立的摩天大樓,街邊的梧桐紅綢飄舞等,只能依據看不見的質感:下水道的長寬高等。
責任編輯:史哲 戴志勇 蔡軍劍
日前,中國各地普降大雨,武漢、南京、杭州和南昌等城市爭相競逐“東方威尼斯”頭銜,個個都有舍我其誰的氣勢。首都北京乃問“奚我后”,2011年6月23日,老天爺不負深望,一小時豪雨128毫米,京城處處都成積水潭,據悉,部分適婚女性已將擇偶標準升級為“有車、有房、有船”,最新竄紅的深情告白為,“世上最浪漫的事,是上班時陪你在辦公室看海,下班陪你在地鐵看瀑布……”
下水道是一個城市的良心。古圣說“慎獨”,認為衡量一個人的良心,就看沒人時你會不會干壞事。同樣的,衡量一座城市的良心,不能依據看得見的光鮮:矗立的摩天大樓,街邊的梧桐紅綢飄舞等,只能依據看不見的質感:下水道的長寬高等。
世界上有兩種下水道。其一為俄羅斯道:地處高寒,降雨量少,城市下水道口徑小。其二為西歐道:倫敦、巴黎年均降雨量在600-1000毫米之間,19世紀中建成大口徑下水道,之前人家也得內澇。巴黎下水道均地面以下50米,總長2347公里,規模相當于11個巴黎地鐵。寬敞得嚇人:中間是3米寬的排水道,兩邊是各1米寬的便道,整個下水道,并排10人不成問題。物理空間大,想象空間也就跟著大,寬敞的下水道甚至成了驚險動作片主角的最愛。
中國800毫米年均等降水量線在淮河-秦嶺-青藏高原東南邊緣一線。在該線以南,城市排水系統搞西歐那一套,完全適合中國國情。如果說前30年學蘇聯是時尚,中國城市下水道走俄羅斯道路,是知見問題;那在開放30年后,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的雨水排水系統基本上還只能應付“一年一遇”,就是城市的良心問題了。
修地鐵,大小城市爭先恐后上馬,蓋認為可以拉升地價,考慮的是短期收益。修下水道,要是也有這樣的勁頭,那才是城市品位與文明的提升,是長期收益。只可惜,現有的人事激勵體制之下,城市主政者就只有“低良心”了。
苦中可作樂的是,“低良心”也不完全是壞事,例如可以抓小偷。兩年之前,廣州有個小偷,看多了好萊塢大片,在行竊被察后急急鉆入下水道,本想像湯姆·克魯斯一樣在里面一展身手,結果“杯具”了,路越來越窄,最后卡里面了。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