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溝油機械化規模生產 監管問題再度凸顯
國內多地的”地溝油“加工窩點已經開始機械化規模生產,并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但面對這個形勢,相關監管部門卻相互推諉,監管力量的無序、 分散更為凸顯。
國內多地的”地溝油“加工窩點已經開始機械化規模生產,并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但面對這個形勢,相關監管部門卻相互推諉,監管力量的無序、 分散更為凸顯。
“地溝油”實現機械化規模生產
新華網近日報道稱,在河北、天津、北京等地存在的“地溝油”加工窩點,從原料供應到成品銷售,基本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實地暗訪后令人震驚。
報道稱,京津冀都存在著“地溝油”加工窩點,這些加工廠衛生環境極其惡劣,且其規模之大出人意料,僅被實地探訪的幾家窩點日加工能力合計已近百噸。加工窩點的原料也不只局限于泔水,餐廚垃圾如反復烹炸后的廢油、屠宰場廢棄的豬肉邊角料、雞鴨脂肪等,只要能出油、能脫色,就能用來煉“食用油”。
其次,這些“地溝油”加工窩點的加工工藝、提煉設備經過多年“升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