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薄一波遠行

薄一波并非一帆風順,他那段牢獄經歷在30多年后給他帶來了更大的波折,也成了他一生的難解之結……

 


  1月15日20時30分,薄一波在北京協和醫院的病床上平靜地合上了眼睛,告別人世。
  從不輕易給人題字的前總理朱镕基曾送給老人一幅畫,朱镕基在這幅一直掛在薄居所客廳的畫上題字:“九十已過,百歲可期?!?BR>  陰歷正月初五是薄一波的生日,而享年99歲的薄一波離他的百歲壽誕并不遙遠。
  吊唁活動在離中南海不遠的解放軍305醫院舉行。宋任窮、胡喬木等領導人均曾在這里度過最后的歲月。
  吊唁廳位于醫院的后方,幽靜肅穆。薄一波的照片放大后,布滿了整個候見廳和畫廊,人們經過時,仍能看到他的微笑。
  吊唁廳里播放著《國際歌》和《在太行山上》,太行山是薄一波早年工作和生活過的地方。
  17日晨8點開始迎客,一位解放軍將領在門口迎賓。進入305醫院的胡同排著長隊,多數是車牌為京V和WJ的車輛。
  薄熙來、薄熙成作為兒女代表出現,而部分兒女沒有在現場出現。
  門口擺了上百個花籃,敬獻者包括鄧小平遺孀卓琳、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喬石等。年邁的老人們,在工作人員攙扶下,走進吊唁廳。
  元老之后參與吊唁者包括: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葉劍英、任弼時等偉人之后。
  很多挽聯上都稱呼薄一波為“伯伯”?!澳桥_國元老,現在只剩肖克了?!币晃?930年代即在薄一波麾下的生前知交感慨道。
  從1925年入團入黨算起,薄一波參加革命81年有余。81年的傳奇經歷,見證了中國共產黨的崛起、輝煌、挫折和新時代。
  
  

從意氣風發到如履薄冰
  薄一波,山西定襄人,儀表堂堂,身材魁梧。在開國這批黨的高級領導人里,身材最魁梧的要數他和毛澤東。
  1943年11月,薄一波到達延安參加七大預備會。兩人的手第一次握在了一起,毛澤東接薄一波到棗園的住處談話。毛見到他說:“你就是薄一波同志?”又自言自語地反復說:“如履薄冰,如履薄冰!”
  一語成讖,“如履薄冰”四個字成了他一生從政經歷的寫照?!氨∫徊ê袜囆∑揭粯邮菐咨蠋紫碌娜宋?,他謹慎為政,重大事項不輕易表態,字斟句酌,這也是跟他坎坷的經歷分不開的?!彼纳爸?、一位正部級退休官員告訴本報記者。
  然而,和很多中共早期優秀人物一樣,薄一波也曾是意氣風發、大器早成的青年領導人。
  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他在山西時和閻錫山的斗智斗勇。薄一波早年參加革命,領導過山西的學生和工人運動,1929年起,在天津、唐山和正太、平漢鐵路沿線地區指導兵運工作,發動士兵暴動。1931年在北平被捕。
  1936年,當他一跨出監獄大門,閻錫山便派人請他回山西“共謀保晉大業”。
  在《人民日報》發表的回憶文章中,薄一波說:當時,面對著日本帝國主義打到華北的事實,閻錫山很焦慮……他選擇了一個新的出路:利用共產黨的一些辦法來發動民眾,招兵買馬,應付危機,以渡過難關。具體做法是:請一位在山西有影響的共產黨人,以抗日救亡的身份來山西做這件事。閻錫山選中了我。
  因形勢需要,共產黨決定任命薄一波為公開的山西省工委書記,派他去山西做統戰工作,這才立即回到山西。他根據黨的決策,與具有聯共、反共、抗日、妥協兩面性的“閻老西”巧妙周旋,成功地拽著對方一道抗日。
  薄一波以太原綏靖公署主任辦公室秘書的身份,作為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常務秘書而主持該會的工作,而且,很快掌握了閻錫山為會長的犧盟會領導權,把它改造成了中共領導下的深入山西各地的抗日群眾組織;又利用閻錫山擴大軍隊,提高軍隊戰斗力的心理,創建了相當于50個團建制的新軍,用閻錫山的槍支把他們武裝起來,牢牢地控制在共產黨人手里。
  1945年春夏之交,在中共七大上,薄一波被選為中央委員。在醞釀中委、候補中委名單時,本來薄一波是作為候補中委提名的。當時,有人覺得薄一波是從監獄出來的,當黨員可以,當候補中委不合適。毛澤東聽后說,為什么不可以當正式中委?提候補中委就不妥。37歲的薄一波順利當選七屆中央委員。
  
  

一生的難解之結
  然而薄一波并非就此一帆風順,他那段牢獄經歷在30多年后給他帶來了更大的波折,也成了他一生的難解之結。
  在1931年4月和6月,由于叛徒告密,薄一波和幾百名領導干部、黨團員一道被捕。除少數獲釋外,一些人因為自愿或家屬動員,以發表“反共啟事”換取自由。
  薄一波和另外很多人堅持不在“反共啟事”上按手印,提出要“紅旗出獄”。
  他的一位生前好友告訴本報記者,“據我了解,他在草嵐子監獄表現得很堅定,從沒動搖過。他們還在獄中建立了黨支部?!秉h支部曾組織絕食七天七夜。
  山西省委原書記楊尚奎夫人水靜評論薄一波說,他是一位鐵骨錚錚的硬漢。
  1935年底,劉少奇到天津主持北方局工作,當時中共組織遭到破壞,大量干部被捕,工作幾乎無法開展,有人建議,讓尚在監獄堅持獄中斗爭的共產黨員履行個手續出獄,以解決干部問題。劉少奇同意這個意見,并向中央寫了報告。當時的總書記張聞天批準了報告。
  “后來有人指摘他,‘還有人堅持不在反共啟事’上簽字,你薄一波為什么簽。實際上這是中央的意見,而且當時的大背景是國共已經開始合作了?!鄙鲜霰〉呐笥颜f。
  但這一歷史還是災難性的,在“文革”開始后不久,這一經歷成為薄一波等人被定為“六十一人叛徒案”的罪證。
  
  

打倒與復出
  1967年3月16日,中央發布了《關于薄一波、劉瀾濤、安子文、楊獻珍等人自首叛變問題的初步調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薄一波被打倒。
  經周恩來批準,薄一波偕同夫人胡明前往廣州“避風”。薄一波夫婦抵達廣州不久,造反派就跟蹤而至,并強行把薄一波帶回北京繼續批斗。
  薄一波在回憶這段經歷時說,“活下來,不過活得很艱難?!?BR>  “開頭是些紅衛兵娃娃對我搞逼供,那還好對付,”他說,“他們問我為什么要當‘叛徒’,我說我沒有當叛徒,倒是殺過叛徒。于是我給他們講故事,上政治課,他們聽得津津有味。我告訴他們,我的歷史毛主席最清楚,問問他就行?!?BR>  “文革”結束后,1977年7月,黨的十一大恢復了鄧小平的領導職務,薄一波等人及其親屬子女申訴要求平反這個重大錯案。
  不久,與“六十一人”案件密切相關的一封申訴信,經過鄧小平、汪東興的批示轉到了中央組織部。
  薄一波最終平反與時任中央組織部長的胡耀邦密不可分,正是他組織了對“六十一人叛徒集團”的調查,并向中央報告。
  1978年12月,薄一波平反。
  薄一波從秦城監獄甫一出獄就找到前述知交,把他叫到國務院一招的住處,詳談了幾個小時。
  “薄一波在獄中,對外界很多情況不知道,讓我告訴他。建國后經歷了那么多波折,他有他的獨立思考和反思精神,比如他在和我的長談中也承認土改中他和劉少奇都犯了一段極左的錯誤,有經驗教訓值得總結;再比如,在農村合作化問題上,毛澤東要求快速過渡到集體化,搞斯大林那一套,他是反對的?!?BR>  “心中有見解,但處事比較周全,歷經坎坷,終得善終?!痹醒朦h史研究室副主任陳威說。
  知交還透露,“老人之后30年里很少提及“文革”經歷。
  
  

中顧委時代
  1980年,72歲高齡的薄一波兼任機械工業委員會主任,鄧小平要求他當機械工業的“秦始皇”,期望他在改革上做出成績。
  1983年9月和1987年11月,薄一波先后兩次擔任鄧小平和陳云的助手和政策決定的貫徹者,并擔任主持中顧委日常工作的常務副主任。
  中顧委的歷史作用是使得開國元老逐步退出一線,并在關鍵時刻起到穩定時局的作用。
  陳威對本報記者表示:“他做顧委副主任,但主持的事情卻是全黨很重要很重要的事情,包括人事工作,一直在核心圈周圍。在黨內德高望重,許多事情都是他來主持的。他的影響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要超出他的職務的作用?!?BR>  陳威回憶說,十二大決定成立顧問委員會,薄一波被調去做副主任,小平是主任,當時一起的有許世友、李維漢等,他主持常務工作。他承擔了許多一線不方便做的事情,給中央當參謀和助手,包括十三大的人事安排。
  從1983年到1987年,中共黨內開始“整黨”工作,薄一波擔任中央整黨指導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主任是胡耀邦。
  中國人民大學黨史系教授楊德山說,1980年代中國思想領域發生了一些事情,薄一波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旗幟鮮明地與鄧小平、陳云保持一致。
  陳威說,在中顧委的撤銷問題上,他也是主張撤,并且主動去說服其他老同志,擁護鄧小平的決定。十四大中顧委解散的會上,會都開了,他還在勸說一些老同志,終于達成了共識。
  1992年,中顧委結束歷史使命。卸任后的薄一波,很少再出現在公眾視野,將主要精力放在著書寫史上。
  在人們的記憶里,從屏幕上見到薄一波也僅有兩次:一次是黨的十五大勝利閉幕之際,薄一波在接受電視采訪時,對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的充分肯定;另一次則是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50周年的盛大慶典中,薄一波神采奕奕地站在天安門城樓上。
  
  

致力著述
  原中央黨校副校長龔育之的文章中提道:“薄老晚年一方面擔任中央黨史小組的領導工作,一方面從事黨史的研究和著述?!?BR>  中央給薄一波的著書事業予以很大支持,成立了一個寫作班子,有時候還從中央黨校等單位借調人力。
  一位曾被薄老“三顧茅廬”邀請做寫作班子負責人的老干部回憶說,“薄老承諾給提供很好的條件,一是只要他批條子,中央檔案館任何材料都可以調看;二是當時的中央書記處領導答應大力支持,要調什么人進寫作班子都行;三是中央在玉泉山專門給薄老辟出三棟房子,寫作組的負責人可以把家人接來同住,安心著述?!?BR>  1988到1993年,薄一波寫了《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從1949到1966年,近80萬字。揭示高層決策內幕的回憶錄在當時比較少見,尤其是談到了一些當時黨內的分歧,比如在農業合作化問題上的爭論,加快手工業改造問題上的得失等。特別是毛澤東和劉少奇在一些問題上的分歧等,本書對此沒有回避。
  陳威曾參與主持薄一波《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的編寫工作,追隨晚年薄一波十余年時間。
  他告訴本報記者,十三大之后,薄一波在一線的工作量也少了些,自己也下定決心來完成這部重大的回憶錄。這本回憶錄中央是有文件批準的,中央檔案館也給了重大的幫助。
  “這個事情也只有他有資格做,沒有他的身份和資歷,不好弄。幾位國家領導人都很關注,可以說這個組直接受到中央的重視?!标愅f。
  現在這本書成為黨史界研究的依據之一,幾乎涵蓋那段時間所有重大的事件。
  1996年,薄一波的回憶錄《七十年奮斗與思考》出版了上卷。下卷的編寫工作一直在進行,但因為種種原因現在仍未出版。

 

        薄一波(1908—2007),原名薄書存,山西定襄縣人。1925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79年7月出任國務院副總理。同年9月被增補為中共第十一屆中央委員。1982年5月任國務委員,曾兼任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同年9月和1987年11月,兩度被選為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副主任。
  2007年1月15日20時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9歲
  

  1939年1月3日,在山西沁縣縣城召開了晉東南地區各界代表四萬人參加的擁護抗戰反對投降的群眾大會。這是朱德和薄一波(右)、傅中(左)在大會主席臺上  資料圖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