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五十年前讀北大(20)

我們那時候北大的老師,真是一個個響亮的名字啊。即使那些當時沒有名氣的老師,功底也非常扎實,教學都非常認真。少聽一節課,就是自己的損失,我們怎么會逃課呢?

對比

知道我正在回顧大學生活的一位年輕朋友,即將到法國訪問一年。他是美術學院的學生,很有思想,這是第二次去法國了,訪問以后還會回來。他跟我說,在美術學院,他們課程表上規定的課程,也有一些很沒有意思,但是他在課程表以外,蹭別的課,收獲很大,覺得美術學院還真是藏龍臥虎之地。

他問我,你們讀北大的時候,有沒有到別的學系蹭課?我回答說:沒有。

前些日子,爾山問我在北大讀書的時候,是否有過逃課的壯舉?我同樣回答說:沒有。

既不逃課,也不蹭課,說得好聽一些,就是規矩得可以。

先說蹭課。

課堂開放,是我理解的大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特征。前提是不損害在冊學生聽課的權利。在這個前提之下,對于要進入大學課堂聽課的學子,我覺得既不需要點名“考勤”在冊學生,也不應該把名冊作為門檻阻擋不在冊的學子,如果教室還有空余座位的話。至少從站上大學講壇開始,我自己一直就是這樣做的。

說起來,有教無類的境界,已經是遠古的回憶了。但是,在保證在冊學生權益的前提下開放課堂,怎么說也是略略體現有教無類境界的一種做法吧。所以我贊成課堂開放,并且身體力行。反過來說,那種需要點名才能夠維持一門課程的教學,不是很可憐嗎?所以我從來不點名。后來我還知道另外一種情況,那就是有些老師可以在大學課堂上拿出來的貨色不多,遂把點名作為消磨授課時間的法寶:一個四五十人的班級,點名一遍下來,小半節時間就過去了,東郭先生也就不那么容易敗露了。

現在的問題是點名的做法得到上面的鼓勵,這種鼓勵在前幾年雷厲風行的“本科教學評估”當中達到頂峰,于是拿點名消磨時間的取巧就有了制度的保證。我比較幸運的是,不僅很早就是受歡迎的教師,以教學效果好著稱,而且很早就晉升到相當高的教授位置,以至于人家不方便批評我上課不點名。等到后來“本科教學評估”席卷我國高等教育的時候,我已經退休,雖然仍然安排上一些課,但是負責教務的年輕同事,總是想辦法把我擋在是否點名這類無聊的考核之外。

不過以上所說,是我在1978年“歸隊”從事高等教育以來堅持的信念和做法,半個世紀以前在北大讀書的時候,我作為一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王茜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