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照耀“紅劇”

用青春偶像和浪漫的演繹向黨致敬,是眼下一些地方電視臺正在嘗試的新路數——紅色主旋律不改,變化的是穿著紅裝的時尚面孔——比如眼下正馬不停蹄地扮演著各色革命人物的快男快女。

責任編輯:馬昌博 李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快男李行亮寫給王進喜的歌《永不放棄》,是一首節奏跳躍的輕搖滾;快男陸虎的作品則柔軟得多,“一直掛念著你,走過幾千公里,很渴望來看你……”這首歌不是為女生而唱,是獻給一位名叫尋淮洲的革命勇士。

湖南衛視為慶祝建黨90周年打造的紅色青春偶像劇《我的青春在延安》舉行發布會。 (朱仁/CFP/圖)

李霄云,2010年湖南衛視快樂女生亞軍。眼下,她正在挑戰人生的另一種可能——扮演紅色革命者,帶著時尚的調調。

在送別丈夫的一幕,這位留著齊耳短發的女子急促追趕上前,眼睛盯著他的肩膀,戀戀不舍地說:“潤之哥,千萬要小心,回不得莫回,我不得怪你。”

潤之是毛澤東的字,在湖南衛視金鷹紀實制片人周小明印象中,此前紅劇里,楊開慧極少稱過他“潤之哥”,盡管這在楊的書信中確實出現過,“也許是擔心革命性不強”。

但眼下,他們更擔心觀眾的興趣不強。這集講述毛澤東與楊開慧愛情故事的紀實劇叫“蝶戀花”,一個“甜美”的名字。它是12集紀實系列片《青春做伴》的其中一集,亦是湖南衛視最新拍攝的自制劇,以此作為其向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獻禮的作品之一。

獻禮,一向是中國黨政軍周年紀念前夕的舉國大事。而端正是歷次影視獻禮工程一成不變的腔調。

這次不同的是,用青春偶像和浪漫的演繹向黨致敬,是眼下一些地方電視臺正在嘗試的新路數——紅色主旋律不改,變化的是穿著紅裝的時尚面孔——比如眼下正馬不停蹄地扮演著各色革命人物的快男快女。

快男快女,紅色戀人

《青春做伴》是一系列大量采用情景還原拍攝手法的紅色戀人紀實片,每集以主人公后代、親友訪談及史料梳理披露為主,由快男快女演繹的情景還原貫穿其中。

快女江映蓉,一位在軍人家庭中長大的23歲女生,客串的是朱德的妻子伍若蘭??炷欣钚辛?,則是因為“形似”,被選中扮演革命烈士左權。

黃英、厲娜、談莉娜……這些讓粉絲們印象深刻的名字同樣出現在了《青春做伴》的出演名單里。

項目總策劃人、湖南衛視金鷹紀實頻道副總監彭博總結出三個短句:用青春代表代表紅色青春,用偶像放大劇情,用真情解讀紅色。

說得更明白些,就是在眼下向黨獻禮的旺季,努力讓“規定動作”盡可能吸引年輕人的關注,“他們可是湖南衛視的觀眾主體。”他說,“現在快男快女每集情景還原的戲份只有10分鐘,如果條件允許,我想把這時間拉長至20甚至30分鐘。”

快男快女此前都沒有演戲經歷,不過,演技不是問題,他們的人氣與市場才是亮點與競爭力。在導演謝敏印象中,許多快男快女在收到腳本后,對自己扮演的角色一臉的陌生與茫然。

其中惟一演過戲的是朱梓驍,他在湖南衛視另一部自制劇《一起來看流星雨》里扮演一名情場閱人無數的富二代。

這一次,這名25歲帥哥在《青春做伴》里扮演的是歷經槍林彈雨的共和國開國十大將軍陳庚。謝敏記得在拍攝現場,別別扭扭穿著軍裝的朱梓驍拿起電話聽筒,沖著鏡頭脫口而出,“喂喂,哪位?我是韓庚!”韓庚是一名大陸的當紅男星。

沒有時間給他們重頭開始補習革命歷史與偉人人生,快男快女們為拍攝紅劇抽出的時間只有2到3天,他們的檔期被各種商業演出與活動排得滿滿當當的。

不過,這仍然不成問題。謝敏也并不去和他們講革命大道理,“就盯著這雙小鞋子,”她對一名快女說,“你的丈夫被抓進監獄了,你幾個月大的孩子又死掉了,你會是什么心情?”

“我絕不期待她說:走,我們繼續去鬧革命!”

將快男快女拍紅劇的各種“擰巴”改造成亮點,是制作團隊的得意創意。周小明說,90年前的那些革命志士也是二十歲出頭的少男少女,他們關心人類,也關心自己的他或她。

楊開慧只是李霄云今年演繹的紅色形象之一,在湖南衛視另一部紀實劇《青春放歌》里,她成為女英雄趙一曼的追隨者,重走了她的革命足跡,并為她創作了一首歌。“快男快女+音樂”是紅劇的另一時尚路數。項目負責人申深與團隊邀請了八位原創型快男快女,各自實地回訪一位革命烈士的人生,以一首原創新歌向他們表達致敬。

申深將這些歌界定為“輕紅歌”——以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流行元素唱響紅歌。

快男李行亮寫給王進喜的歌《永不放棄》,就是一首節奏跳躍的輕搖滾;快男陸虎的作品則柔軟得多,“一直掛念著你,走過幾千公里,很渴望來看你……”不過看過劇情你會知道,這首歌不是為女生而唱,而是獻給一位僅22歲就犧牲,名叫尋淮洲的革命勇士。

在另一系列紀錄短片《青春致敬》中,快男快女們則要向一群辛亥人物致敬,在他們的墓前或是犧牲的地方,念一首詩,或一封信……

時尚的“紅”

紅劇時尚化可以,但革命愛情的高度與純潔度仍得牢牢把關,毛潤之可以叫“哥”,但“愛你”“想你”什么的還是得憋在心中口別開。

周小明說,腳本統統要送湖南省委黨史研究室審核,嚴謹的老先生們也認真修改了一些“不夠莊重”的措辭。此外,拍攝創意與腳本同時還需征得紅色偉人后代的應允,比如,李霄云演楊開慧,就得到了毛新宇的默認。

也有紅色偉人的后代曾提出過不同的意見,認為劇中不該出現那么多“小情小愛”的段子,建議“多增加些戰斗場景的還原拍攝”,將“青春做伴”多朝“青春作戰”方向偏斜。“但我們的亮點本來就是‘快男快女+革命愛情’呀,”周小明說。好在,絕大多數紅色親屬還是認可,甚至高度贊賞這個創意的。“《光明日報》曾刊登一篇評論表揚這個紀實劇的創意。”湖南衛視副總監李浩說。

紅色的快男快女們是眼下已持續三個月的紅色中國的縮影。這段時間打開電視,眼球難免陷入一片紅色汪洋:除了湖南衛視的“紅色青春季”,還有安徽衛視的“紅劇照耀中國”主題季、重慶衛視的“獻禮季”、黑龍江衛視的“戰火英雄季”……

就連那些以玩以鬧賣萌為主的綜藝節目,也見縫插針地植入紅色元素。

湖南衛視的明星節目“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推出特別節目,邀請領袖特型演員、自制紅劇演出班底到現場做嘉賓。

河南衛視一檔收藏類節目推出紅色收藏特別節目:一張地下宣傳單引發的血案;一本展現七十年前共產黨員聰明才干的舊書;曾被稱作“禁書”的毛主席作品如何在反動政權區內傳布?另一檔魔術秀欄目里,魔術師們開始變出國旗、五角星什么的。

此前,為營造濃烈、統一的氛圍,各地方衛視收到廣電總局指令,延播各類諜戰劇、穿越劇。紅色電視劇取而代之成為各電視臺黃金劇場的主角。偶像+時尚,亦是今年紅劇的最大亮點與網民熱議的話題,愛情之花,革命來襯,包括著名的《建黨偉業》,亦是如此。

實際上,近日央視播出的《中國1921》里的楊開慧比李霄云版要奔放得多。在暴雨中,渾身濕透的她沖著毛澤東的背影大喊:“我們結婚吧,我給你生孩子,即使你掉了腦袋,我把孩子養大……”

革命武俠片,則成為今年紅劇的新品種。在眾多衛視播出的《抗日奇俠》,劇中人物個個身懷絕技,綿沙掌、鷹爪功什么的,將日本鬼子打得潰不成軍。不過,奇俠們恐怕沒有機會拍續集打解放戰爭了,廣電總局近日發布不點名批評令,指出部分紅色主旋律題材存在過度娛樂化傾向。

收視率下的創新

用時尚的方式紀念黨的背后,是各電視臺已然充分市場化的收視率沖動。對于湖南衛視這只以“快樂中國”為口號的大“芒果”而言更是如此。在建黨90周年籌備獻禮節目時,政治任務與收視壓力之間的沖突與壓力劇增,它濃縮了全國各地方衛視的創新沖動與焦慮。

走近湖南衛視辦公走廊,墻壁上市場的味道迎面撲來:每周、每月、每季度的全國電視收視率排名占據了大多數空間。

眼下,湖南衛視還在籌備上市計劃,上市后,節目內容更是得服從市場的陰晴喜好。

天娛公司一位工作人員說,此次快男快女演紅劇,是“此前從未想過的創意,也是難以推辭的指令”。天娛是湖南衛視旗下專門經營快男快女等自產明星的公司,都市、時尚、青春,一直是受市場追捧的榜樣。

不過,即便如此,一名快男最終還是拒絕了出演紅色偉人,理由是擔心革命形象與他正在打造的偶像形象會產生影響與沖突。湖南衛視金鷹紀實制片人周小明對此表示理解,“他們畢竟是充分市場化的藝人”。

“紅色青春季”是2011年3月份的新命名,在去年的廣告招商會上,湖南衛視為5到7月份節目的定位是“青春偶像季”——這段時間,正值學生放假,亦是各電視臺搶占年輕人手中遙控器的激戰季節。

眼下,貼在墻上的收視率排名,讓所有湖南衛視員工感受到巨大壓力,5到6月,湖南衛視的收視率一直在十名左右徘徊,浙江衛視、江蘇衛視扶搖直上。此前,他們一直穩居前三。

“紅色青春季”另一個獻禮節目《那年七月》的負責人楊亞軍還在等待節目開播的檔期,這是一個中規中矩走穩重大氣路線的革命題材紀錄片,功能之一是平衡一下創新節目天然缺乏的厚重感,“畢竟是黨的節日。”他說。

李霄云還沒有在湖南衛視上看到自己演楊開慧的形象。金鷹紀實副總監彭博透露,《青春做伴》尚未播出的五集將改在湖南經視播出,這是一個僅限于湖南省內的電視臺。不過,這些穿軍裝的快男快女們也不算是年輕的九零后們最期待的對象。七月中旬——紅色熱潮過后——湖南衛視將迎來“勵志青春季”,重頭戲是在黃金時段推出自制新劇《新還珠格格》。

這亦是湖南衛視辦公室里眼下出現頻率最高的談資,“大家都盼望著,借新還珠打一場收視率的翻身仗。”一名不愿具名的湖南衛視人員說。

網絡編輯:王茜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