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殼探索】皮蛋,你為什么惡心?
什么讓我們惡心?有天生的,也有學習的。惡心已經從一種對于不適味道的反射性拒絕,發展成人類一種更為深刻的“本領”。
皮蛋被CNN評選為“全球最惡心的食物”后,一場中外食物較量就展開了??谒畱鹬皇钦J同感的比拼,惡心也和歧視無所謂。什么讓我們惡心?有天生的,也有學習的。惡心已經從一種對于不適味道的反射性拒絕,發展成人類一種更為深刻的“本領”。
(果殼網/圖)
世界上最惡心的食物是什么?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最近選出全球最“惡心”的食物。在他們眼中,多種亞洲食物都是惡心的,其中認為最惡心的是皮蛋。CNN說,皮蛋的味道嚇人,外型也怪異,像是魔鬼生的蛋。” [1]
據說一些反對種族歧視的黑人男子通過上街游行的方式,對此表示了強烈的不滿,而很多愛皮蛋的中國網民為了反擊更是票選出“臭奶酪”作為西方最惡心的事物。[2]
為了爭個“最惡心”,網絡再次引發一場“最惡心的食物”之戰。如同之前的#豆腐腦甜咸之爭#一樣,在食物之爭的背后,其實一種虛假認同感在作祟。(詳見: 豆腐腦是甜是咸,我們為何而爭?)[3]
爭論也許跟認同感有關,但是惡心的生理反應卻是實實在在的。到底“惡心”的本質是什么?什么東西會引起惡心?惡心跟歧視到底有沒有關系呢?
“惡心”, 為了適者生存?
(果殼網/圖)
達爾文在他的經典著作《人與動物的情感》(The Expression of Emotions in Man and Animals)中記錄過這樣一個故事:
在火地島的營地里,一個當地的土著居民用手指碰到了我正在吃的冷腌肉,立馬因為肉的柔軟感而表現出惡心,而盡管他的手看去并不臟,我也因為食物被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