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電梯“江湖”亂象
國內大量電梯進入老化期,超期“服役”;廠商惡性價格競爭,產生“經濟型”電梯;第三方維保市場混亂,從業人員資質偏低;電梯生產、監測標準嚴重落后......
我國無論是電梯產量還是擁有量,均高居全球榜首。目前我國正在運行的電梯約163萬臺,且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在增長,其中扶梯、客梯增長尤為迅速。
但是數量增長的同時,電梯安全問題日益凸顯。國家質檢總局近期發布的《關于電梯安全監察工作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顯示,近年來全國平均每年發生電梯事故40起左右,特別是2011年以來電梯事故有上升趨勢。
盡管北京地鐵電梯事故調查已經以“電梯設計缺陷”作結,但是公共隱患不容忽視,目前國內電梯市場存在的各種亂象仍然值得相關部門關注,并加大力度治理。
亂象1:大量電梯超期服役
新華網報道稱,中國電梯行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按電梯平均壽命20年測算,我國已進入電梯老化的重要時期。由于種種原因,有多少電梯超期服役和帶病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