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大學登“陸”報告
臺灣的大學到大陸招生終于在2011年變成現實。134所登“陸”臺校,本科招生總數本科1488名,最后確定錄取1015人,實際報到確認者為742人,放棄人數為273名,放棄比例超四分之一
責任編輯:史哲 實習生 徐麗
歷經六任“教育部長”,臺灣的大學到大陸招生終于在2011年變成現實
134所登“陸”臺校,招生總數本科1488名,碩士、博士研究生653名。本科招生最后確定錄取1015人,實際報到確認者為742人,放棄人數為273名,放棄比例超四分之一
去臺灣念書的價值,更多體現在臺灣社會中蘊藏的多元價值、獨立自主的精神,以及同源同種的中國人帶來的友善的環。
距離開學還有兩個月,雖然錄取通知書在手,孩子們卻依然煩躁不已。
“保險要到哪里辦”、“存款證明怎么開”、“去哪體檢”、“需要公證哪些文件”……所有這些困擾都緣于那一紙用繁體字印成,不時出現“臺灣”字樣的薄薄的一紙錄取通知。
他們甚至來不及放松因為高考而繃緊的神經。因為,要想跨越那灣淺淺的海峽,如期踏進校門,需要他們做的事還很多——抓緊準備繁雜的入臺申請資料,寄給學校等待臺灣當局審批,收到批復后辦理正式入臺手續。開學日子越來越近,他們的心也就在不停等待與期待中煎熬著:學校到底好不好,會不會受到歧視,離家那么遠怎么辦?
在踏上那塊與大陸隔絕了六十多年的土地之前,不可知與好奇心在他們內心激蕩,唯一親切又熟悉的只有那個名字——臺灣。
第一批“吃螃蟹”的煩惱
廈門高中生馬宏被位于臺中的嶺東科技大學錄取了。收到通知書沒多久,他就從興奮轉入茫然。茫然的是各種各樣的手續。體檢、公證、保險……所有這些問題,沒人能可以清楚地告訴他該怎么解決。
在馬宏的催促下,媽媽也緊張起來。終于,通過一個“臺灣教育在線”QQ群的幫助,兩天后,馬宏媽媽終于弄明白了辦手續的事。“臺灣教育在線的老師真的非常好”。她所指的老師是群里的“臺灣大叔”。“大叔”的確是個臺灣人,真名叫林仲華,“臺灣教育在線”就是由他一手創辦。
要為這第一批吃螃蟹的大陸生提供服務也并不容易。林仲華在臺灣從事網絡教育,與高校常有接觸。2010年底,聽說臺灣的大學要到大陸招收學生,他就萌生了辦網站的想法,“讓臺灣的學校把各自的資訊放在上面,方便學生和家長搜尋”。2011年3月,“臺灣教育在線”正式上線,然而麻煩緊跟著就來了。5月25日,國臺辦發布文件稱,未經批準,大陸任何機構不能介入陸生赴臺事務,“臺灣教育在線”正在“未經批準&rdqu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