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把脈】文藝院團能不人心惶惶嗎
一邊有暴發戶的炫富,一邊是令人擔憂的仇富,何不改改稅法鼓勵富豪多做好事捐助文化?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孫璐
一邊有暴發戶的炫富,一邊是令人擔憂的仇富,何不改改稅法鼓勵富豪多做好事捐助文化?
去武漢講課,與文化系統的干部談到“轉企”之事,院團長們說大家都有點“人心惶惶”。怎么辦呢?
這事要從兩個角度來看??梢哉f,但凡吃上了演藝這碗飯,就得做好一輩子“人心惶惶”的準備,因為藝術生產不同于制造業,總要不斷出新,而且還是在觀眾面前當場“現形”。觀眾的反應永遠難以逆料,藝術家必須用破釜沉舟的最大努力來爭取最好的成績。要是抱穩了鐵飯碗,難免產生惰性,自然會影響質量。從縱向看,中國戲曲曲藝各流派的大師,幾乎都是1950年代之前在市場的激烈競爭中拼出來的——侯寶林當年就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鄺立韻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