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便門”的發現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內地相繼淪陷,沿海通商口岸也被日軍封鎖,一切國際援華物資只能通過滇越鐵路運入中國。這個時期的昆明,真正發揮了中國“西便門”的巨大作用,成為了我國進出口物資的集散之地。

責任編輯:馬莉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內地相繼淪陷,沿海通商口岸也被日軍封鎖,一切國際援華物資只能通過滇越鐵路運入中國。這個時期的昆明,真正發揮了中國“西便門”的巨大作用,成為了我國進出口物資的集散之地……   

張騫大吃一驚,竟然有一條“大漢帝國”并不知曉的“秘密通道”

站在昆明的大地上,我往往產生一種站在“門樓”之下的奇妙感覺。我知道,云南往往被一些外省人視為“不毛之地”,成為封閉、落后、野蠻的象征。殊不知,由于它所處的特殊位置,偏居中國西南,在地緣上是西方與東方的“最后”一個接觸點,也是東方與西方“最早”的一個碰撞點。在這個點上的昆明城,從古至今是許多條驛道、馬道、鐵路、公路的交匯口,它自然充當了內地人出入于云南,云南人出入于老撾、泰國、越南、緬甸、印度等東南亞、南亞乃至西亞國家的“西便門”。

探尋并考證昆明的“秘史”,我驚訝地知道了,這一道有別于“西門”的“西便門”,接納了太多的民族、太多的文明和太多的傳奇故事。

最先發現這道“門”的人,是漢代的張騫。他在(公元前126年)出使西域時,在大夏,也就是今天的阿富汗北部,見到了來自中國的兩樣東西:蜀布和筇杖。他大吃一驚,一追問才明白,在西南竟然已經有一條“大漢帝國”并不知曉的“秘密通道”——“蜀身毒道”。

據文獻記載,“身毒”是印度的古稱,蜀即四川成都,此地在戰國時已被秦所滅,成為秦國屬地。而當時的“秦漢王朝”與印度的“孔雀王朝”并沒有發生過任何“官方”之間的接觸,而蜀地所產的優質絲綢和用“人面竹”做成的手杖等珍貴物品,卻不可思議地從印度傳到了阿富汗。

張騫回國后,當然把此事當著“奇聞”和“重大發現”報告漢武帝。從此,在漢武帝的目光和夢想中才出現了“彩云”和“碧雞”,才出現了這道奇異的“西便門”,才知道四川商人到滇越進行貿易時,已打通了中國與緬甸、印度之間的通道,形成了一條北起四川成都,南下云南大理,西經保山、騰沖到緬甸,接通了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和阿富汗等國的陸上貿易通道,使四川的物產遠達這些國家和地區。漢武帝于是派出使者和軍隊,開疆拓土,最后在云南設置了行政機關,從而擁有了云南這片土地,并永遠守護著這道不可多得的中國“西便門”。

出入于滇黔古道上的馬幫 (楊楊/圖)

最早進出“西便門”的各國商人抓住了千載難逢的“商機”

有了這條“西南絲綢古道”和昆明這道“偏遠”、“安穩”和“方便”的“西便門&rdq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