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論中國”

中美之間“太平洋共同體”的理想即便可行,成效也在遙遠的將來,對于當前,基辛格寄希望于兩國領導人

責任編輯:劉小磊

中美之間“太平洋共同體”的理想即便可行,成效也在遙遠的將來,對于當前,基辛格寄希望于兩國領導人

華夏傳統不足以刻畫今日的官員

亨利·基辛格博士的《論中國》(On China),2011年5月在美國才出版,在中國似乎已成歷史。書中還在說孔子像豎立在天安門廣場東側,是個“戲劇性的象征動作”,表明華夏傳統DNA重新顯現;但在中國,這一銅像已經悄悄移走了。

或許這是一個理由,這本書為什么要從古代中國和華夏傳統文化談起。當代事件瞬息萬變,體現在歷史中的文化基因卻是永存的。只是博士最終要用這些鋪墊來解釋當代中國的國家目標和外交風格,單靠來自傳統的角度是否足夠全面?

博士說,中國人的歷史觀不像西方那樣是線性前進的,而是循環的;無數中國學生在課堂學的卻是歷史唯物主義的社會發展五階段論。當博士談論圍棋和《孫子》里的“勢”,并大段引用《孫子》時,有幾個中國人能將英譯即時倒回中文原文?博士最佩服的周恩來總理有這本事,但周總理念過私塾。今日弘揚的是紅色文化,更實在的問題是,除了“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之類的成語外,有幾個中國人讀過《孫子》原文?——甚至那句眾所周知的成語,原文其實是“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華夏傳統可以解釋博士對周總理的感受,卻不足以刻劃今日的官員。博士自己也說了,如今中美高層見面,感情上不如以前開放。毛澤東初次會見理查德·尼克松,就稱尼克松為“朋友”?;粮竦慕忉尨蟾藕苷_,這里有著天朝上國的遺風:優待那些前來覲見的蠻夷,但是改稱“朋友”。如今這一“遺風”早已演變為相對平常的事務談判。

基辛格博士說他曾經訪問中國五十余次?!墩撝袊啡珪?8章,前面用4章篇幅簡述了中國古代史和當代革命史之后,接著的14章,談的都是中美關系,從朝鮮戰爭直到當前。當然,是以博士親身參與的高層關系為主,也涉及不少敏感話題。這些具體內容,讀者可以看以后出版的中譯本,本文下面主要討論書末的展望。

1975年美國總統福特(后排左一)訪華,毛澤東接見作為隨行人員的基辛格(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