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五十年前讀北大(22)
但是要問北京大學的辦學是否對得起我們中華民族,那么我覺得對于這個問題的答案,需要看具體時段。按照我們親歷的事實,至少在“十年浩劫”之前的十年,北京大學的辦學,很難說是對得起中華民族的。
基因
這一章,我想說說北大人的精神基因,最后落腳在與清華的一則對比上。
要問在我們中國,哪所大學可以稱得上“萬千寵愛在一身”,恐怕最集中的意見,還是北京大學。首先,蔡元培先生的業績,居功至偉。另外,在1952年的變動中,北大又吸納了清華、燕京和其他學校的精華。歷史就是這個樣子。
但是要問北京大學的辦學是否對得起我們中華民族,那么我覺得對于這個問題的答案,需要看具體時段。按照我們親歷的事實,至少在“十年浩劫”之前的十年,北京大學的辦學,很難說是對得起中華民族的。我的少數同學,至今不愿意回顧那段本該是人生的“黃金季節”的日子。他們都是天資聰慧、善良溫順的同學。
2010年春天,我們1959年入學北大數學力學系的幾位同學,相約行走北京植物園,在那里流連大半天?;仡櫞髮W生活,大家自然對比起當時北京最牛的三所大學,那就是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我們北京大學。因為我們是數學專業的學生,馬上可以說出來的,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系的學生那時候就可以“只管讀書”。如果不是放在那個三天兩頭“大躍進”和“千萬不要忘記階級斗爭”的年代,“只管讀書”這四個字實在是太平凡了,可是在我們差不多六年的時間里面,卻只有當中兩年多時間可以好好讀一點書,這還是因為“大躍進”反復折騰的結果,全國進入百姓活命都變得非常困難的“困難時期”,政治壓力被迫放松。
作者:王則柯 出版:中信出版社 (王則柯/圖)
的確,當時在北京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顯得相當低調,如果不說校園,他們的學習環境簡直是世外桃源。這在那個強調階級斗爭和講究政治掛帥的年代,真是很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