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原研哉:他看見了星系的輪廓
6月13日—7月15日,北京天安時間當代藝術中心將推出日本平面設計的領軍人物原研哉的首次大型個展“設計的設計”。這也是國內首次以設計品實物與圖書文獻、全方位呈現原研哉及其所處時代日本頂尖設計文化探索與成果的特展。
6月13日—7月15日,北京天安時間當代藝術中心將推出日本平面設計的領軍人物原研哉的首次大型個展“設計的設計”。這也是國內首次以設計品實物與圖書文獻、全方位呈現原研哉及其所處時代日本頂尖設計文化探索與成果的特展。
關于原研哉(Kenya hara)
日本中生代國際級平面設計大師、日本設計中心的代表、武藏野美術大學教授,無印良品(MUJI)藝術總監。其開拓性的美學視野活現于日本一些最舉足輕重的宣傳活動,成功個案包括長野冬季奧運會和零售商無印良品。他的代表性著作《設計中的設計》是設計界的天書,對世界各地的設計人士具有深遠影響。
原研哉是誰?用“大師”來形容這個滿頭白發的男人一點也不為過。
越來越多的日本設計師進入中國藝術愛好者的視野,但原研哉永遠是最受矚目的一個。之所以受矚目,具有個人風格和文化氣質的設計當然是其中一個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他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一個辛勤耕作的園丁,讓設計的種子在日本乃至全球的土壤中茁壯成長。
原研哉曾說過:“我是一個設計師,可是設計師不代表是一個很會設計的人,而是一個抱持設計概念來過生活的人、活下去的人。就似是一個園子里收拾整理的園丁一樣,我每天都在設計園子里做設計的果實,所以不論是設計一件好的產品、或是整理設計的概念、思考設計的本質抑或以寫作去傳播設計理論,都是一個設計師必須要做的工作。”這正是原研哉和其他設計師的不同之處,他喜歡在簡潔的設計中加入濃重的個人思考,然后通過作品和文字同時灌輸給熱愛的人。
日本設計師深澤直人這么描述他眼中的原研哉:“他的力量足以將這么多不同的東西—設計、藝術、建筑以及種種社會現象變形為一種符號與創意信息。正如我們也許能看見天上的每顆星星,但卻從未見過它們所構成的星系。原研哉是那唯一看到整體輪廓的人,其本體通過他的工作將自身顯現出來—清晰地、優雅地、審美地。”
由原研哉牽引的日本新設計,涉及書裝設計、包裝設計、網頁設計、 交互設計、 工業設計、室內設計等眾多領域。而設計到底是什么?這也是原研哉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無論是設計香水的盒子小米酒的包裝,還是設計世博會的海報,他將獨特、簡潔且極富有藝術性的設計理念安放至他的設計作品中,并賦予了它新的哲學意義和生命。這也是日本設計文化的趨勢—重視發掘自身文化,以教化維持社會秩序,而后將藝術設計轉化為現代生產力、影響國際設計乃至生活文化潮流。
也許可以這樣理解—原研哉多年來的設計,不僅很好的反映了設計師在一個時代下的創意變遷,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傳統和現代交融的最佳位置,成為民族文化和藝術性高度集中的典型案例。這才是其日本文化的根源所在。
從一個人身上映射出整個時代的進展顯然不太科學,因此,策展人、著名設計師朱鍔不僅取意以原研哉的設計理念來講述平面新設計的歷史與未來,更邀來四十位日本設計師,為這場名為“設計的設計”的展覽增添了新的活力,同時也更全面集中地展示日本設計師在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后,與科技和藝術以及文化同行的探索。
最后,回到"設計是什么"的迷思,也許原研哉的話能解釋這個問題:“設計不只是做東西的藝術……是在揪著我們的耳朵和眼睛,去發現日常生活中的新問題”。所以,設計,日常。
“展覽的展覽”
集結了原研哉歷年策劃的七個展覽的精華,以實物展品的形式,直觀呈現原研哉集結眾多日本當代設計中堅力量,共同探討“追究事物本質”可能性的極限努力。包括隈研吾、深澤直人、坂茂等在內的日本當代知名設計師們的最新設計也會以半成實驗品的形式首度在中國亮相。
“無印良品的藝術指導工作”
細致陳述了原研哉近十年中將個人的東洋審美理念與企業的發展融會貫通的優秀設計實踐。從中能看到在近十年的時間跨度中,原研哉的審美理念是如何伴隨著企業的發展而秉持下來的。
“設計的諸相”
收錄了原研哉橫跨各個時期的包裝、標識、書裝以及海報的實物設計作品,特別是與中國相關的項目,為觀眾全景梳理了設計師個體的思維流變和鮮為人知的創作心境。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