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分入戶,逼著城市前進

針對外來工融入城市的戶籍難問題,廣東的一些城市試行“積分入戶”政策。但有批評指出,積分政策“嫌貧愛富,嫌老愛壯;大部分只從城鎮經濟發展需要的角度考慮入戶條件。

責任編輯:傅劍鋒 李梁 馬昌博 助理編輯 溫翠玲

針對外來工融入城市的戶籍難問題,廣東的一些城市試行“積分入戶”政策。但有批評指出,積分政策“嫌貧愛富,嫌老愛壯;大部分只從城鎮經濟發展需要的角度考慮入戶條件,農民工的真正貢獻、合理需要和內心愿望尚待關注。

農民工可憑積分入戶廣東, 不過要拿到足夠的積分, 難度太大了。 (勾犇/CFP/圖)

“要靠積分入戶成為深圳人,簡直比中彩票還難!”農民工雷明得知積分入戶指標后,長嘆一聲。打拼了半輩子,他做夢都想要一個深圳戶口,卻始終難以如愿。暫住證取消前,他還因無證兩次被抓進看守所。

中山、深圳、東莞等廣東城市自2010 年起正式實行外來人員積分入戶,以學歷、職稱、年齡、社保繳納情況等指標計分,達到一定分數即可申請入戶,按分排隊。結果幾家歡樂幾家愁。夾心層中,高學歷、高職稱的

持歡迎態度;學歷不高、在當地多年居住者,抱怨門檻太高。

而絕大部分底層農民工則對此毫不關心。以深圳為例,1000萬外來人口中,農民工約占800 萬,而去年入圍的3227人中,農業戶籍者僅占14%。就像被狂風旋起的落葉,在城市打了一圈轉兒后,大部分人被不留痕跡地掃走了。

面對這種情況,2011年7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提出,要積極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建立規范有序的外來人口融入城市、農民工融入城市的“通道”。廣東省人保廳官員透露,2010 年全省“積分入戶”政策已讓10 萬外來工落戶城鎮,今年將至少將擴大到20萬人。此外,該省解決外來工子女“積分入學”的辦法也在醞釀中。

夾心層:希望與失望

憑著大學學歷,中學教師李凱順利拿到了戶口指標,卻在最后一刻放棄了——他發現,自己能以招干途徑入戶深圳,而積分入戶算招工,身份有天壤之別。退指標卡時,他看見桌上已經有一疊退回的指標卡。

積分入戶制的藍本,是2009年由時任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與人口學研究所所長的鄭梓楨,應中山市流動人口辦邀請設計的。鄭梓楨查閱了美國、英國等國的移民要求,

以及香港的入戶指標,最核心的指標是文化程度。此外,核心指標還包括:人口素質、年齡、技術。他據此設計出一套指標,教育程度、職稱和技術等級越高,分值較重;年齡在16到35歲之間還可加分。中山成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王茜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