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之劫
被無數時尚青年與商務人士熱愛的免費WiFi,正面臨一場劫難。監管部門正打算用安全軟件來將非經營性場所上網納入監管。
責任編輯:顧策 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羅敏夏 黃超
被無數時尚青年與商務人士熱愛的免費WiFi,正面臨一場劫難。
在通過牌照制與實名制對網吧等經營性互聯網上網實行管理之后,監管部門正打算用安全軟件來將非經營性場所上網納入監管。
2011年7月27日,在北京東直門外庫布里克書店消磨時光的人們發現,過去一直免費提供的WiFi上網,沒有了。書店的消費小票上,多了一排黑色小字:“根據公安局下發通知,本店暫時停止提供WiFi服務,給您帶來的不便,我們深表歉意。”
同樣停止提供WiFi服務的,還有位于北京東城區南鑼鼓巷、東直門等地的一些咖啡館和酒店。
在過去的幾年間,免費、快捷、方便的無線上網深受白領與商務人士們的熱愛,并因此成為咖啡館和高級酒店的“標準配置”。越來越多的公共場所經營商,開始提供這項人們喜聞樂見的服務。
正如此蓬勃發展之際,為何突然停止提供服務?因為6月份北京東城區公安分局發布的一紙通告。
這份落款為東城區公安分局的《關于開展非經營性上網服務場所依法落實安全技術保護措施的通知》規定,自2011年6月起,東城區的“賓館、酒店、圖書館電子閱覽室、歌廳、洗浴、學校電教室等提供上網服務的場所”,都要“全面落實安全技術保護措施建設”。
而所謂的“安全技術保護措施”,則是要求,所有提供無線上網的經營者購買一個技術保護系統,記錄并留存用戶登錄和退出時間、主叫號碼、賬號、互聯網地址或域名、系統維護日志等。
通知稱,按照“誰經營,誰負責”的原則,“政府出資建設管理系統平臺,場所出資安裝技術設施”——按照其對外公布的價格,這套“技術設施”最低需要2萬元。
在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鄺立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