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難題:專心做住宅,還是進軍商業地產
減法戰略造就了萬科,使其成為專注住宅產業的千億規模開發商。但在住宅市場空間愈顯逼仄的今天,萬科是繼續走老路,還是做加法進入商業地產領域,這成了一個艱難的選擇。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從13到1,減法戰略造就了萬科,使其成為專注住宅產業的千億規模開發商。但在住宅市場空間愈顯逼仄的今天,萬科是繼續走老路,還是做加法進入商業地產領域,這成了一個艱難的選擇。
2011年7月21日,深圳龍崗區政府附近,一個約達百萬平方米的舊城改造項目正在拉開架勢。這里已經拆除了商業建筑,挖出了兩個大坑。項目包含了一個相當于半個鳥巢體育場大的龍崗萬科廣場,是萬科的首個城市綜合體。
一個月前,在深圳鹽田大梅沙海邊的萬科中心,數十家媒體和數百位商戶,見證了深圳萬科的三個商業產品的發布。它包括了城市綜合體品牌“萬科廣場”,社區商業品牌“萬科紅”,及寫字樓品牌“萬科大廈”。
熟悉萬科歷史的人都知道,萬科之所以成為千億級規模的地產龍頭,皆歸功于其十幾年來的“減法”戰略——1993年,萬科是一個業務遍及13個產業的多元化公司,但后來逐一削減,甚至將年收入十幾億元的萬佳超市賣給華潤,最終變成專注單一住宅產業的行業龍頭?,F在,進軍商業地產的舉動,是否意味著萬科要重新開始做“加法”?
在樓市宏觀調控持續升溫之時,很多地產商都做出了選擇。龍湖、恒大等住宅開發商從2010年開始陸續高調宣布向商業地產開發轉型——商業地產幸運地避開了限購令,成為異地人群可以不受限制購買的物業,在通貨膨脹的大背景下,商業地產對住宅的替代作用,讓更多的資金涌入這片熱土。
但對萬科來說,這仍然是個艱難的決定。作為2004年以來中國城市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萬科銷售額從2004年的91億,到2010年的1000多億,6年時間里規模翻了12倍。2011年上半年,其銷售額更是達到驚人的656億元。在歷次宏觀調控中,當房地產市場緩慢進入調整期時,王石總能帶領高速奔跑的萬科將對手拋得更遠。似乎沒有任何理由能夠說服萬科董事長王石,去放棄過去賴以成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鄺立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