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社會與好的生活
我們的確需要一個比較健全的社會平臺。我們爭取這樣一個平臺既是為社會爭取,也是為個人爭取。
責任編輯:馬莉 實習生 李倩
我們的確需要一個比較健全的社會平臺。我們爭取這樣一個平臺既是為社會爭取,也是為個人爭取。
我想我們是在要爭取“好的生活”的前提下討論“可能的生活”的,即不言而喻,我們是優先考慮要過“好的生活”,過有價值和意義的生活。趙汀陽寫過一本有趣的書叫《論可能生活》,但僅僅一種不同于現實生活的“可能生活”,并不足以調動我們的生活意志,成為我們的生活目標。就一個人來說,他只有一個一生,他無法同時度過“各種可能的生活”。所以,我以為“好的生活”比“可能生活”,更能概括我們的生活目標和意愿。先是好的生活,然后才是可能性的問題。而可能性的問題的確很重要。我現在想問的一個問題就是:好的生活何以可能?
人們對何為“好的生活”有不同的理解,而現代人還主張這些不同理解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都是價值平等的,即不同的理解者都有平等的權利去主張和追求自己的“好生活”。不過,我現在講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杰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