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巡視】鐵道部的眼淚
扶老攜幼的手可以更溫暖一些,窗口的語言可以更溫和一些,檢票的表情可以更溫馨一些。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孫璐
扶老攜幼的手可以更溫暖一些,窗口的語言可以更溫和一些,檢票的表情可以更溫馨一些。
似乎,我們什么都看到了。
“7·23”溫州動車事故,我們看到了鋪天蓋地的質疑,看到了無力的辯解,看到了前后不一的說辭,看到了無數的假說,看到了反復的說明卻仍然是普遍的不理解,看到了力圖溝通對話的努力,卻仍然是“不信者恒不信”……
可惜,我仍然沒有看到眼淚,鐵道部的眼淚。任何一個普通人都可能有的眼淚,當你面對幾十個鮮活的生命瞬間停擺,上百個傷病員痛苦的創傷,你不必親臨其境,你只要在電視上看到這一幕幕,特別是當你想到自己還在好好的活著,你的眼眶中,怎么能沒有眼淚?
這樣的場景并不陌生:在每一次災難和事故發生之后,我們聽到相關責任人最多的聲音就是:這些災難和事故跟他們沒關,而很難看到他們的眼淚——為受害人受到的苦難掉下的眼淚。
但是,在排山倒海的批評聲浪中,另一個聲音越來越小,甚至沉默。這些聲音,委屈、憤怒而又充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茜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