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式發展”,連“地基”都跨越了?
跨越式發展的理念由上至下,波及各行各業。不僅僅是計劃生育,連殯葬業、養豬業也志向遠大,提出要“跨越式發展”。
責任編輯:李梁 馬昌博 助理編輯 溫翠玲
跨越式發展的理念由上至下,波及各行各業。不僅僅是計劃生育,連殯葬業、養豬業也志向遠大,提出要“跨越式發展”。
西北大學教授劉文瑞分析官員們提出“跨越式發展”的心態,其中包括割斷傳統、告別過去的決裂心態;目的第一、不擇手段的實用心態;避開難點、跳過問題的投機心態等等。
現實生活中,盡管無數的地區、行業提出了“跨越式發展”的目標,但是最終能夠對其成果清晰地加以衡量的,卻少之又少。那些最終被確定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的,要么是GDP、大項目的數字壘砌,要么是抽象籠統的概括。
假如沒有甬溫線特大事故,高鐵幾乎可以成為跨越式發展的典型。 (羅春曉/CFP/圖)
假如沒有7·23動車甬溫線特大事故,中國鐵路毫無疑問是中國經濟“跨越式發展”的一張名片。
平心而論,近年中國鐵路的數次大提速、高速鐵路里程的突飛猛進足以令世界矚目,劉志軍被稱為“劉跨越”也絕非浪得虛名。
隨著“劉跨越”和“高鐵第一人”張曙光的雙雙落馬,狂飆突進的高鐵開始面臨質疑和拷問,而7·23甬溫線事故則讓這種質疑達到了頂點。如果說前者還更多地停留在個人道德、法律監督的拷問,而后者則已經波及“跨越式發展”這一根本的發展理念。人們有理由懷疑,一夜之間建成的“高鐵大廈”,實際上連“地基”都跨越了。
推而廣之,具有中國特色的“跨越式發展”又何止限于高鐵?
最響亮、最時髦的口號
“跨越式發展”就是“跳起來摘大桃,跳起來打大棗。”
回首十年,“跨越式發展”從一個聞所未聞的新詞組,到占據中國各級政府文件、大大小小媒體的顯著位置,仿佛只是一夜之間的事。大到國家經濟技術發展戰略、民族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小到一個山村、一家民營企業,“跨越式發展”都成了主事者的戰略目標。如果以“跨越式發展”為關鍵詞搜索,得到的結果超過2700萬個。
依據南方周末記者可以查到的文獻,最早提出“跨越式發展”概念的,應該是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鋼,時間在1999年。2001年,胡鞍鋼接受中國改革報記者采訪時,曾表示這個概念主要是依據戴維·羅墨1986年提出的“新經濟增長”模型理論,另外,還受到了世界銀行總結的韓國快速追趕發達國家的模式以及經合組織的麥迪森等人的啟發。當時用的英文是“leapfrog”,即“跳躍”或“蛙跳”的意思。顧名思義,就是要跳過某些發展階段,指一定歷史條件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