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評論】“中國制造”已到臨界點

用機器人來代替人工,似乎是富士康的一個無奈選擇:不削減人工支出,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已使企業不堪重負,用機器人吧,那“中國制造”還有多少成本優勢?

責任編輯:史哲 戴志勇 蔡軍劍

2011年7月29日,富士康科技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對媒體表示,目前富士康有1萬臺機器人,明年將達到30萬臺,三年后機器人的使用規模將達到100萬臺。未來富士康將增加生產線上的機器人數量,以完成簡單重復的工作,取代工人。

這一舉措是否能解決富士康人力成本飛速上升的難題,還有待觀察,不過投資者們似乎并不看好,近日富士康國際的股價依然低迷,處于一年以來的低位,與四年前的股價相比,富士康國際的股票跌幅已超過85%。從2007年凈利潤7.2億美元到2010年凈虧2.2億美元,富士康被眾多投資者拋棄是意料中事。

用機器人來代替人工,似乎是富士康的一個無奈選擇:不削減人工支出,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已使企業不堪重負,用機器人吧,那&ldquo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