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溢油追蹤——擾動的地層,不安的真相
事發三月,渤海溢油遠未終局。真相是溢油者原本可以告知公眾,卻選擇緘默,直至渤海灣岸灘死魚報告此起彼伏、油指紋鑒定輪番不休。宣布溢油基本控制逾月,卻仍不時有油花泛起。
責任編輯:何海寧 實習生 史秋娟 胡清
事發三月,渤海溢油遠未終局。真相是溢油者原本可以告知公眾,卻選擇緘默,直至渤海灣岸灘死魚報告此起彼伏、油指紋鑒定輪番不休。宣布溢油基本控制逾月,卻仍不時有油花泛起。已被定性為“井涌、側漏”的C平臺溢油,亦不排除藏污于海底。被強調發生在“自然斷層”的B溢油點,不知是否僅是被擾動的地層中的冰山一角
初步判斷:B平臺注水引起底層壓力升高,壓開斷層導致地層內油水沿斷層面上升從海地泥面泄出。采取措施:在B 平臺減壓 (制圖/何籽/圖)
事故原因:井涌、側漏防治手法:用水泥封堵 (制圖/何籽/圖)
不該發生的傷害
7月29日和7月31日,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接連下發兩個通知,要求渤海蓬萊油田的溢油點必須在8月31日之前徹底封堵,還要求在8月7日之前,徹底清理溢油區域的海底油污。
此時距溢油事故發生,已近3個月。其間,被鉆井作業壓力擠破的地層,溢油淅瀝不止。其間,誰該向公眾披露溢油信息,在監管者國家海洋局、作業者康菲、合作者中海油三方之間,如皮球滾動。
日前,中海油一內部人士向南方周末記者披露,自6月18日(即蓬萊19-3油田C平臺溢油事故發生次日)起連續數日,中海油發給康菲中國的《溢油應急策略》中,均已明確建議康菲“針對溢油形勢,通報地方受影響的漁業、養殖、旅游相關單位和地方政府,提供培訓安全技能和財務幫助”。
該人士表示,蓬萊19-3溢油已達中國三級溢油標準,依據以往經驗,總有漏網之油漂抵岸灘,需提前警示以做準備。2010年6月,BP在掏出200億美元賠償基金前,已向溢油受害者提供了安全培訓、防護服以及直接雇傭等機會。
遼寧綏中東戴河浴場、河北京唐港淺水灣浴場等地,則沒有那樣幸運。經中國海監北海區檢驗鑒定中心分析鑒定,這兩處的油污樣本,均證實來自蓬萊19-3油田。而這兩地地處渤海灣西北部,距溢油鉆井平臺百公里開外,隨洋流漂浮至此。
“要給可能的受害者規避的機會,而不是等著損害發生。”上述中海油人士表示。7月29日,中海油邀請10位媒體高層人士赴京,座談渤海溢油信息披露得失。不少與會者認為,6月17日C平臺溢油發生,隨后的幾天是披露佳期,亦可與一些死魚臭蝦事件脫責,可惜錯失時機。
隨后鬧出山東長島和河北樂亭兩件死魚官司,盡管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的油指紋鑒定為其撇清了關系,仍引發了輿論和普通民眾對海產品的擔憂。
國家海洋局、康菲、中海油三家的“委屈”,媒體記者均已耳熟能詳。國家海洋局認為其已經責成康菲披露信息,而康菲則推說按規定第一時間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