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煤老板的奇思怪想:像賣保健品那樣賣手機
在山寨手機日漸式微之時,煤老板盧洪波和做手機電視購物生意的蔣德才,卻認為在二三線城市的低端市場,這門生意仍是個金礦。
責任編輯:顧策 實習生 柳大川
在山寨手機日漸式微之時,煤老板盧洪波和做手機電視購物生意的蔣德才,卻認為在二三線城市的低端市場,這門生意仍是個金礦。他們的重點不是制造,而是運用保健品行業的“內蒙派”經驗,以驚人的廣告投放和開店速度,來快速賣掉手機。
尼彩手機工廠店。 (東南快報/東方IC/圖)
“像iPhone4的手機只賣399元”、“只賺10元,比山寨機還便宜”,印有這些標語的尼彩手機廣告牌一夜之間在鄭州、貴陽等城市的商業街冒出。尼彩手機在全國6月份電子電腦類報刊廣告投放榜上名列第一,廣告投放額度甚至超過了聯想和戴爾。
三十多歲的四川人盧洪波是尼彩手機的制造商,他還是擁有山西3個煤礦的“煤老板”。進入手機業,盧洪波的目標是整合山寨手機產業,并號稱“先虧1個億再說”。
這支手機新軍運用類似醫藥保健品的銷售手段,懷有“千城萬店”的三年愿景,集合了電視購物、保健品經銷商等諸多行業人士,在盧洪波這位煤老板的帶領下,向中國手機業發起狂奔。
在中國家電、酒類以及保健品行業,這類大規模投放廣告迅速占領市場的營銷手法曾屢見不鮮。但大批企業也在曇花一現的成功之后消失無蹤。
兩個人的轉型
他們倆是相識二十多年的同學,都賣過保健品。
盧洪波出身貧困,手上還有小時候打豬草留下的疤。他的經歷很豐富,他曾在內蒙古、陜西、江蘇、山西等地,做過公務員、賣過保健品,還在山西開了三個煤礦。他不喜歡別人叫他“煤老板”,尤其在喝完酒之后,他總盯著別人問:“你覺得我為富不仁嗎?”
進入手機業的想法,是他和同鄉蔣德才湊在一起的時候靈光咋現的。
蔣德才和盧洪波都曾就讀四川商業管理干部學院,蔣德才大盧洪波一歲,二人相識已有二十多年。
和盧一樣,蔣德才也做過保健品生意,后來他開了一家摩能國際公司,從2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