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大佬十二年——賴昌星的加拿大最后歲月
在加拿大的賴日益落寞、經濟吃緊、自由受限、涉嫌開設地下賭場與詐騙讓他在華人圈中不受歡迎。最終他吐露心緒:越來越想家。
責任編輯:曹筠武 實習生 劉星 馬曉旭
12年中,賴昌星始終與中國政府人員保持聯系和談判。他最終認識到“回去只是時間問題”:送妻兒回國等行為,都是賴的示好與準備。
在加拿大的賴日益落寞、經濟吃緊、自由受限、涉嫌開設地下賭場與詐騙讓他在華人圈中不受歡迎。最終他吐露心緒:越來越想家。
12年前,賴昌星因“站在了中國主要經濟工作的對立面”而作為“標志性大案”倒掉;現在,他又作為滯留境外經濟犯罪人員的指標性案例被遣返。
2011年7月11日,賴昌星被加拿大移民局護衛押送。在加拿大的最后兩星期,賴始終在押。 (Darryl Dyck/圖)
2011年7月23日下午,結束了長達12年外逃之旅的賴昌星抵達首都國際機場。他上一次來京,是在1999年春節后,和他一起抵京的還有5000萬人民幣現金——他試圖赴京“滅火”。但來自中國政府最高層的“火”,在隨后的大半年里,燒掉了他的整個帝國。
1999年以前的20年里,這個身材矮小的福建男人,從一個挖溝工人慢慢成長為廈門市的“模范市民”、公安部春節晚會的座上客以及中國“最著名”的商人。而1999年之后的12年里,他從中國最著名的通緝逃犯、安大略省最一擲千金的賭徒,變成了一個甚至需要舉債度日的人。
賴曾經所擁有的“輝煌”的20年,是中國經濟過山車式增長的20年。從“國民經濟頻臨崩潰”到成為“世界工廠”,賴在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中,狡猾地捕捉生財機會,賴氏企業的走私船只的引擎,和中國經濟的引擎一樣強勁。但到1999年賴昌星案發前夕,賴的運作模式已經如此的不合時宜——賴昌星外逃幾個月后,中國加入世貿的談判將獲得關鍵性突破,關稅降低,將直接擠壓走私的利潤。
即使拋開法律的因素,單從時代的角度,賴昌星是一個注定要被淘汰的人。他外逃后兩年,多哈召開的世貿組織第四次部長級會議上,審議并表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他外逃后11年,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并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場。是的,奢侈品——當初,賴是以販賣走私磁帶和塑料電子手表開始的。
“格外落寞”的“公關專家”
過去的12年里,中國政府一直在努力促成賴昌星的遣返。中國政府給加拿大政府施加了巨大的壓力,要求遣送賴昌星回國。
“我們不能干涉自己的法院體系,我們不能強迫得出一個結果。”美國人麥健陸(James McGregor)曾在2003年訪問過賴昌星,在他的“十億消費者”一文中,轉述了一名曾參與過多次會談的加拿大高層官員的話。
賴昌星在加拿大的律師馬塔斯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中國大陸的專案組曾攜賴昌星的哥哥一起以貿易代表團名義進入加拿大。他們和賴昌星在一家酒店會面,并打算將賴昌星帶回中國。但見面沒有什么成果。在過去的12年中,賴昌星與中國政府人員之間一直保持聯系和談判。
就在被遣返前兩周,賴昌星給加拿大《環球華報》主編黃運榮打了個電話:“我搬家了”。
黃運榮第一次見到賴昌星是在2002年拘留聆訊的法庭上。1999年初,賴初到加拿大,其實并沒想過會在這里呆很久,他一直和國內保持非常密切的聯系。白天他習慣去賭場,一邊賭錢,一邊等著“國內擺平之后就回去”。
逃亡12年,賴昌星早有倦意,跟蹤觀察賴昌星12年的加拿大華裔作家丁果回憶,賴多次對他說,回去總要回去的,只是時間問題。同時,他也沒有否認過,他與北京的溝通渠道是暢通的。
丁果分析,賴為他的回國作了最重要的準備:同意前妻曾明娜和孩子們相繼回國,這是打探和鋪路。
2006年,賴第一次距離被遣返前所未有的近。當年6月16日,加拿大邊境服務局的官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