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止于微博?
央視發問,謠言泛濫,微博的倫理底線在哪里?然而,一個與微博謠言有關的更重要的問題是:微博官方辟謠的界限在哪里?
責任編輯:王剛 實習生 沈茜蓉 姚永泳 許凱
央視發問,謠言泛濫,微博的倫理底線在哪里?然而,一個與微博謠言有關的更重要的問題是:微博官方辟謠的界限在哪里?
“打假第一人”王海被打假了。
7月29日,王海在新浪微博發布了一條消息,稱“鐵道部又一奇跡,殯儀館大約零下10℃的冷庫里存放了21小時的男子,突然尖叫救命”,并配了一張刊發此新聞的報紙版面圖片。
王海是從編劇寧財神的微博看到這張圖片的,“第一感覺非常氣憤”。不過,王海沒有注意到的是,這則出自《南昌晚報》的新聞刊登在“世界新聞”版。雖然編輯模仿鐵道部發言人王勇平的語氣制作了肩題“這不是奇跡,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但實際上,該新聞發生在南非。
官方辟謠的界限在哪里? (馮飛/圖)
幾個小時后,新浪官方的“微博辟謠”賬號針對此事發布辟謠消息,并宣布:王海及其他發布了此新聞的4名用戶被暫停發布和被關注功能一個月。其中,只有王海是被“點名批評”,其他4人的用戶名沒有公開。
“我們認為他本身從事打假工作,就應該更加負責地約束自己的言行,因此我們公布了他的ID,希望對他有警醒的作用。”新浪網新聞中心副主編、微博辟謠小組組長譚超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但王海本人對此處罰并不服氣:“新浪不跟我溝通就直接處罰,這是對我的不尊重。而且這種處罰具有很強的隨意性,沒有統一的處理標準。”他說自己考慮起訴新浪微博。
近日來,微博辟謠成為熱門話題,一些民間“辟謠聯盟”吸引了眾多關注,相形之下,作為服務提供商的網站官方所作出的辟謠及相應處罰卻并未得到足夠的注意和討論。比起前者,后者由于能夠以禁言、刪除賬號等方式直接干預言論,甚至剝奪發言的權利,更應引起警惕。而王海所表達的不滿,亦代表了不少被辟謠網民的意見:新浪有何權力進行處罰?處罰的規則又在何處?
上周,央視女主播曾在新聞中皺眉發問:謠言泛濫,微博的倫理底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