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燈為誰而亮
在漫山遍野的新工廠中,環保部門看起來就像古希臘神話里的西西弗斯,一次次將巨石推到山頂,又只能看著它一次次滾落回去。
這一次刮起的“區域限批”環保風暴,能讓奇跡出現嗎?
環保風暴叫停的不止是違規項目,懲罰的也不止是地方政府,它是對慣性強大的傳統工業化道路的挑戰,是對原有政績觀的挑戰。前兩輪環保風暴,聲勢巨大,收效甚微,本輪環保風暴,環??偩帜贸隽俗顓柡Φ囊徽小獏^域限批,奇跡會因此出現嗎?
在發達國家里搏斗了半個世紀之后,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這對老冤家重逢在世界增長史上最新一個當紅國家:中國。
1月10日,國家環??偩职l動第三次環保風暴,不僅叫停82個項目,還首次實行“連坐”———在河北唐山、山西呂梁等4個地區和4大電力集團的違規項目整改完成之前,它們的所有項目除循環經濟以外一概不批。
“環??偩殖闪?0年以來,從來沒有使用過這么‘狠’的手段?!备本珠L潘岳說。作為風暴的主要發起者之一,他并不諱言希望試驗一種宏觀調控的新手段,以幫助控制中國近年來的投資競賽。
就在第二天,一群國內著名的經濟學者匯聚北京大學,熱烈討論一項能判斷這場投資競賽是否健康的最新研究。研究認為,中國資本回報率近來逐年向上、曲線優美,引起爭論的是,倘若扣除環境成本,它會呈現怎樣的結果?
這是一筆很難算清楚的賬,但有一點明白可見———環保力量正在為中國的經濟增長添加新的變量。
最狠的一招
無論是工業革命發源地英國、資本主義形象代言人美國,還是后起的經濟強國日本,經濟高速增長總是伴隨著煙霧、廢水和疾病,而環保力量也隨之興起,成為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強大外部壓力。
中國也不例外。區別僅僅在于其他國家多由民眾發起,而中國則更多體現著中央政府意志。
沒有什么比這一次環??偩值摹昂荨闭懈苷f明這一點了,不惜動用行政手段的這一次環保風暴與其說是叫停企業項目,不如說是懲罰地方政府———“連坐”停批區域內所有項目,受損最大的毫無疑問將是地方經濟。
2002年開始的投資狂潮,地方政府是最主要推動者。
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將工業化當作經濟增長的靈丹妙藥,而舊增長模式下的傳統工業化道路因此不斷被強化,實現當地GDP和財政收入高增長的法寶被地方官員押在產值大、利稅高的鋼鐵、電力、冶金、石化等重化工業項目上。
鋼鐵產量的“大躍進”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從1949年到1996年,中國歷時47年才使鋼產量達到1億噸,此后6年就達到2億噸,又過一年達到3億噸,再用一年,2006年,鋼產量變成4億噸,比美國、日本、印度、德國加起來還要多。
這些項目大多審批混亂,比如被環??偩謱嵭小皡^域限批”的唐山市,在沒有環境容量的情況下,依然建設了70家鋼鐵企業,其中80%未經環評。
由于地方環保局的人權、財權均在當地,對此幾乎一籌莫展,甚至推波助瀾———因為權力之便,有的環保局甚至能率先完成招商引資任務。
難以勝數的鋼鐵廠、電廠等匆匆上馬,其中許多環保設施落后,它們制造了大量污染物。
更讓中央政府擔憂的,是這種增長方式帶來的經濟過熱。中央接連發出鋼鐵、冶金等一系列熱點行業的產業政策,并將銀根、地根一收再收。然而宏觀調控一調三年,經濟的螺絲擰了又擰,投資者卻熱情不改,固定資產投資一路膨脹到占GDP的一半,這是世界上從未有過的水平。
人們漸漸意識到,要想改變這種熱情,除非約束地方政府。環??偩衷谌ツ暝O立了華東、華南等5個區域督察中心,分片監督。不久,西南中心就發現去年底四川瀘州電廠輸油管線造成長江污染,實際泄漏量為上報數字的50倍。
兩個月后,環??偩职l動了新一輪風暴,目標直指地方政府?!皠e看這次叫停的項目總額不大,”國家環??偩汁h評司相關負責人說,“‘區域限批’和‘集團限批’影響的金額可能在這十倍以上?!?BR> 那意味著,數十倍以上的投資將因此停滯或者延遲,人們終于可以在一片煙塵中喘一口氣。
環??偩值奈魑鞲ニ乖囼?/STRONG>
其實,這樣的風暴環??偩忠呀洶l起過兩次,環保部門也從一顆“橡皮圖章”一路崛起為擁有“一票否決權”
自“文革”時期環保事業在時任總理周恩來的親自關照下起步以來,環保一直是公認的弱勢部門。在1989年環保局獨立之前,它隸屬于“城鄉建設與環境保護部”,被業內人士評價為“監督者受被監督者領導”。
2003年實施的環評法賦予了環保部門名義上的“一票否決”權,但它實際上依然是一顆“橡皮圖章”,因為在“餓死”與“嗆死”的選擇中,絕大多數窮怕了的人都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后者。
直到2005年,環??偩植蓬^一次以風暴的方式強勢出現,以至于當時媒體將其稱為一種“新勢力”。那一次,環??偩纸型A?0個環評程序有問題的項目,包括裝機能力僅次于三峽的溪洛渡水電站。
那時候,中國經濟在新一個增長周期中高速增長了好幾年,逐漸進入重化工業時代。隨之而來的是漫天煙塵和能源危機———電力的緊張使得告別短缺多年的中國出現了一個新名詞“電荒”,甚至出現過發改委下令鐵路部門將經過當地的煤炭截留,直接運往電廠的事情。
危機之中,各地紛紛上馬電力項目,許多都未經環評,或者顧不上建環保裝置。在污染加劇與產能過剩的雙重威脅下,2005年剛剛分管環評的環??偩指本珠L潘岳決定讓“橡皮圖章”發揮威力,一時間媒體熱鬧非凡。
第二年,在另一次環保風暴中,環??偩峙挪榱?555家石化企業,并提出規劃時就必須進行環評(此前只需對項目進行環評),因為許多石化企業選址不當,坐落在江河沿岸。
然而熱鬧過后,環保的微薄之力終究是擋不住對增長的巨大渴望。增長依然如故,就連曾被視為中國環保進程中民間力量第一次獲勝的怒江大壩項目,也悄然開始修路、備料。
“大家都不系安全帶,有一天警察突然上街抓了一批,”首都經貿大學教授劉紀鵬說,“執法和規則一樣模糊,怎么能要求逃過了的就此自覺遵守呢?”
現實的確并未因環保風暴而改變多少,2006年依然成為環保形勢最為嚴峻的一年。即便環??偩忠颦h評攔截了7700多億投資,即使各省都簽訂了責任狀,能耗與污染物排放這兩個指標依然雙雙未能達到年初國務院設定的4%與2%的下降目標。
在漫山遍野的新工廠中,環保部門看起來就像古希臘神話里的西西弗斯,一次次將巨石推到山頂,又只能看著它一次次滾落回去。
最近的這一次,奇跡會出現嗎?答案也許并不樂觀。
“連坐”的辦法其實各地都已經陸續試驗過,但收效并不明顯。在河南汝州市,一個新建的氧化鋁項目曾被包括環??偩衷趦鹊沫h保機構數度叫停,汝州也被其所屬的平頂山市環保局停批了所有建設項目,但這一項目依然熱火朝天,直到被暗訪的副省長當場查封。
對于各級地方政府來說,環??偩值慕型2⒉粫戎苯由霞壍慕型8行Я?,也許這輪風暴不過是西西弗斯又推了一次石頭而已。
但在環??偩值墓賳T們看來,不管效果如何,這都是必須的推動?!罢l都知道運動式的風暴不好,”環??偩终哐芯渴抑魅蜗墓庹f,“可是如果連運動式的風暴都沒有豈不是更糟糕?”
■資料鏈接
八大公害事件
●馬斯河谷煙霧事件:1930年12月1日至5日,比利時馬斯河谷中工廠排放出的大量有害氣體、煤煙粉塵和二氧化硫在近地大氣層中快速積聚。由于河谷地形環境復雜,加之逆溫和大霧天氣,使得污染物質很難稀釋擴散,濃度驟升,大量的污染物顆粒被人體吸入,造成上千人咳嗽、嘔吐、喉痛、胸悶和窒息,一周之內便有60多人中毒死亡。
●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20世紀30年代末美國洛杉磯石油開采業的成功促進了當地汽車工業的迅猛發展。至20世紀 40年代初期,該市已擁有400萬輛汽車,每天消耗汽油24000萬升,排放烴類物質(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物)1000多噸。由于洛杉磯市三面環山,不利于空氣流通,石油工業廢氣和汽車尾氣在強烈的太陽紫外線作用下生成一種藍色的光化學煙霧。彌漫了整個城市。這種煙霧刺激人眼、喉、鼻,引發眼病、咽喉炎和頭痛等癥狀,致使大多數居民患病,2天內65歲以上的老人就死亡了400人;同時,生長在百里之外郊區的菜也由綠變褐,各種柑橘水果和農作物減產,無人敢吃,幾萬頃的森林有四分之一干枯而死。洛杉磯,這座風景宜人的美麗的海濱城市一時間籠罩在藍色的死亡煙霧之中。
●多諾拉煙霧事件:美國多諾拉小鎮地處賓西法尼亞州河谷地帶,河谷呈盆地地貌特征,多逆溫和大霧氣候。1948年10月,密集的谷內工廠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大氣中每立方米濃度高達 0.5~2.0毫克)氣體和金屬化合物塵粒相互作用形成硫酸鹽氣溶膠,彌漫全鎮。短短4天內,致使43%的居民,約6000余人相繼患病,如同馬斯河谷煙霧一樣,有害氣體導致人咳嗽、嘔吐甚至腹瀉,共計20人死于這場污染災害。
●倫敦煙霧事件: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英國的首府倫敦素有“霧都”之稱。1952年12月5日至8日,該城市突然許多民眾染上呼吸系統的疾患,伴隨著幾乎相同的胸悶、咳嗽、喉痛、氣短等癥狀,近4000人先后被奪去了寶貴生命,在此后的兩個月間,又有8000多人相繼死亡,而且類似的大劫難歷年共發生了12起之多,其危害之嚴重,影響之深遠為世人震驚。究其原因,殺手來自于當地居民冬季取暖所用燃煤,由于含硫量過高,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和煙塵,在金屬顆粒物和催化作用下生成三氧化硫、硫酸和硫酸鹽,并附著在煙塵上吸入人體肺部。有監測數據顯示,當時的二氧化硫濃度高達1.34mg/m3,是平時濃度的6倍,難怪霧都倫敦成為當時的“死亡之都”和“恐怖之都”。
●水俁病事件:在日本九州島南部的熊本縣水俁鎮上,有一家生產氮肥的化工廠,常年將其生產流程中產生的無機汞直接排入水俁灣。無機汞在海洋微生物的作用下轉化成甲基汞,被魚、貝類攝入,并在魚體內高濃度富集。從1950年開始,先是發生貓跳海事件,后來又發現當地居民患上無法確診的怪?。嚎邶X不清、步態不穩、面部癡呆、耳聾眼瞎,甚至全身麻木,最后精神失常。截至1972年,統計該鎮共有180多人犯病,50多人死亡,22個新出生嬰兒神經先天受損。水俁病事件是典型的通過食物鏈傳遞的海洋二次污染。
●四日哮喘事件:1955年以來,日本東部沿海的四日市設立了多家石油化工企業,這些工廠大量排放二氧化硫和煤塵,其中含有鈷、錳和鈦等重金屬顆粒,使許多居民患上支氣管炎、肺氣腫和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1967年,有些患者不堪忍受病痛的折磨而自殺,至1970年,患者已達500多人,其中36人因嚴重哮喘而死,四日事件蔓延到日本幾十個大小城市,可見,重金屬顆粒物的彌散堪稱大氣污染之魁首。
●米糠油事件:1968年,日本九州愛知縣一帶的23個府縣在生產米糠油過程中,使用多氯聯苯做熱載體,因管理不善和操作失誤,將這種熱載體物質混入了米糠油食品中,致使1400人食用后出現眼皮浮腫、多汗、全身紅丘疹,重癥患者惡心嘔吐、肝功能衰退甚至肌肉疼痛導致死亡。4個月后,中毒者猛增到 5000余人,16人死亡,實際受害者超過1萬人。用米糠油副產品制作的雞飼料也同時受到污染,九州的禽類生產嚴重受損,其受害地域之廣、受害人之多令人觸目驚心。
●富山事件:20世紀50年代日本著名的三井金屬礦業公司在日本富山縣神奈川流域開設鉛鋅冶煉廠,該廠未經處理的含鎘廢水大量排入河中,并被用來灌溉農田,使土壤含鎘,稻米變成鎘米。當地居民因長期飲用被鎘污染的河水和食用鎘米而中毒,重金屬鎘富集于人體,引起腎臟功能失調、全身性神經痛、關節痛、骨折,骨骼軟化萎縮,以至死亡。截至1968年5月,經確診的患者達258例,其中128例死亡,到1979年12月又有79個病例不治而亡。富山事件波及日本其他7條河流流域,屬于典型的水體和土壤的重金屬污染,通常這種危害不易及時察覺和發現,潛伏期長達10-30年,發病滯后,所以比一般的污染更具威脅。
八大公害事件為人們敲響了可怕的警鐘,人們開始正視環境保護,經過二十年的艱苦努力,發達國家的污染狀況基本得到緩解和改善。
(資料提供:國家環??偩汁h境與政策研究中心)

“環保型”煙囪卻冒著濃濃的黑煙,這一場景折射了中國許多地方的環?,F實 圖/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