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債違約的第一次考驗——債市黑色7月
錢荒”加上“心慌”,債市經歷了一個黑色7月。這是城投債違約事件第一次考驗債市,但絕不會是最后一次。
責任編輯: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黃超
“錢荒”加上“心慌”,債市經歷了一個黑色7月
這是城投債違約事件第一次考驗債市,但絕不會是最后一次
2011年8月8日,鐵道部超短期融資券招標發行。
盡管“闖關”成功,獲得了足額認購,但發行利率達到5.55%,較2月份鐵道部發行同期限超短融利率3.92%高出1.63%——這意味著融資成本急劇上升,此番發行200億元超短融,要比2月份多付超過8000萬的利息。
這是剛剛經歷了黑色7月之后的債券市場。盡管開始有人進場“抄底”,但進去的人也都是小心翼翼。
城投債的“黑天鵝”
在今年7月以前,城投債違約一度被視為極小概率的“黑天鵝事件”。但黑天鵝還是飛來了。
在多數投資者的心目中,股市和債市就是蹺蹺板的兩端:一端下去,另一端就會起來。
可惜,這個夏天,中國股市與債市一起難抑頹勢。
債市的頹廢,始于城投債的“黑天鵝”事件。
作為企業債的一種,城投債也被稱為“準市政債”,由各地政府轄下的融資平臺企業所發行,直接掛鉤地方政府信用,因此一直被看作典型的低風險、高收益品種。
在2011年7月以前,城投債違約一度被視為極小概率的“黑天鵝事件”。但黑天鵝還是飛來了。
6月29日,上海的融資平臺之一申虹投資公司被曝出債務逾期;緊接著6月30日,云南省最大的融資平臺云南省投資控股集團(下稱“云投集團”)表示將轉劃電力等重要資產到另一新成立的集團——云投很多債務是以電力資產作為抵押,或以電力收益作為還款來源,所以倘若這一塊資產被轉劃出去,將造成其所發行的城投債失去了相應的還款來源。
這兩件事情都被市場人士解讀為債務的違約行為。其中,信用評級機構中誠信將云投集團及相關公司的主體信用等級列入“信用評級觀察名單”。
連續兩起城投債出現問題之后,整個債市出現了恐慌。 (CFP/圖)
黑色7月
“7月的債市,就是看多米諾骨牌下跌。”深圳一債券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
城投債的“炸彈”被引爆后,酷暑中的7月變得嚴寒難耐。在可觀察的二級交易市場上,債券價格被“追斬”的場面頻頻出現。
7月6日下午,收市前1分鐘。城投債“10渝交通”突然遭遇秒殺,被大單賣出,其現券凈價瞬間從97.98元跌至90.3元收盤,下挫幅度近8%。當天交易所多只企業債券遭到了急速的拋售。
Wi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鄺立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