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的書寫者
在新聞記者那里,我看到的是災難外部的可怕的框架,生命的脆弱和卑賤,而在夏榆這里,才洞見了內心的黑暗,黑暗中人性所作的沉潛的絕望的反抗。
責任編輯:劉小磊
七八年前,因為要編一個年度文學選本,我幾乎翻遍了所有的文學雜志。文字重重疊疊,氣悶中,頓覺有一道霹靂,擊破這一大片混沌的水霧。那是署名夏榆的一篇文章:《失蹤的生活》。
原來,這作者在《南方周末》的一次聚會中見過面,不過從來不曾聯絡過,其實在當時,彼此也沒有過什么交談。論印象,他沒有那種文人做派,敦實的個子,木實的模樣,多少讓人感到親近,只是想不到他能寫這樣的文章。
《黑暗的聲音》 夏榆著 新星出版社 2011年6月
我以集束的形式編發了夏榆的散文,并且置于選本的卷首位置,向讀者做了推薦。兩年過后,我又編輯出版了他的第一個散文集《白天遇見黑暗》。在我所編的年度選本里,幾乎每年都選入他的文字,為此曾經收到一位讀者來信,責備我對他以及其他幾位作家的偏愛。我承認,我是一個偏執主義者。對于文學,我始終堅持一個觀念論原則,就是:書寫黑暗乃最高意義上的寫作。
文人喜閑適。上世紀30年代有過“京派”與“海派”之爭,這&ldqu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