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會計,誰敢先行?
如何倒逼企業公布環境信息,綠色會計是公認的良劑。然而,這個國際普遍適用的企業制度在國內卻無人問津。民間發起制訂了綠色會計量化指標,卻應者寥寥,難覓先行者。
責任編輯:何海寧 實習生 史秋娟 胡清
如何倒逼企業公布環境信息,綠色會計是公認的良劑。然而,這個國際普遍適用的企業制度在國內卻無人問津。民間發起制訂了綠色會計量化指標,卻應者寥寥,難覓先行者。
綠不綠,看數據
2011年8月22日一大早,用友公司副總經理鄭雨林收到了一封郵件,讓他很興奮。不久前,公司做了一次能耗大檢查,所有下班后不關閉電腦等儀器的員工都被記錄在案,而郵件里就是通報名單。
鄭雨林是第一次收到這樣的“曝光”名單。之所以對不節約用電的行為做定期檢查,是因為用友公司的一次自我解剖。
這次自我解剖源于一個“企業綠色會計項目報告”項目。
綠色會計是企業的“綠色賬本”,在傳統會計基礎上加入環境因素,用會計報表來計量、反映和控制企業損耗的社會環境資源,并向公眾公布。
在這個項目之前,鄭雨林一直對用友公司在環保、節能方面的工作頗為自信。
用友公司是中國乃至亞太地區最大的企業管理軟件供應商,在IT產業這個公認的綠色產業里,用友公司是業界佼佼者。“我們園區很漂亮,大面積的植被,很綠色,更不是什么污染產業,低能耗,只要有照明電我們就能辦公。在綠色方面,我們給自己打95分。”
產業基地占地近700畝、綠化率超過30%,園區內建立了一套雨水收集系統,所有的灌溉、公共用水都來自于采集系統產生的中水。園區內還建有一個造價不菲的供暖系統,冬天所有取暖都是地熱。這些頗具匠心的細節令用友公司頗為自豪。
“表面看,雨水收集系統、供暖系統投資都不小,但長期來說,我們覺得還是很劃算的。”在鄭雨林看來,園區內的設施在經濟性和環保節能方面達到了統一。
用友公司的匠心也迅速得到了回報,短短幾年,它獲得了不少環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鄺立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