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眾為何激進收權

和其他合資車商相比,一汽-大眾沒能盡早建立自己的二級授權經銷商網絡,似乎有點后知后覺。而其突然宣布取締長期默認存在的大批非授權二級經銷商,又顯得過于激進。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羅敏夏

和其他合資車商相比,一汽-大眾沒能盡早建立自己的二級授權經銷商網絡,似乎有點后知后覺。而其突然宣布取締長期默認存在的大批非授權二級經銷商,又顯得過于激進。

2011年8月初,一汽-大眾宣布取締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在內的全國37個重點城市的非授權二級經銷商。這意味著,今后中國境內的消費者只能從一汽-大眾授權的經銷商處,即4S店購買其大眾品牌車。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市場有形市場專業委員會分會會長,將其稱為“中國車市今年經歷的第二次地震”(第一次地震是指3月發生的日本地震,導致汽車企業零部件緊張,生產受限,進而影響銷售)。因為在商務部登記在冊的汽車經銷商有6萬家,其中只有1.5萬家為4S店,假如其他車企也效仿一汽-大眾做法,約有3/4的經銷商將離場。

一汽-大眾此舉旨在加強對渠道的掌控能力。此前,雖然一汽-大眾從未授權過二級經銷商,但仍默許其存在,以期提升銷量。2011年以來,車市不景,再加上一汽-大眾產能跟不上,正是清理二級經銷商成本最低的時候。

南京一家一汽-大眾汽車公司4S店。一汽-大眾正計劃建設自己授權的二級經銷商網絡。 (安心/CFP/圖)

先破后立

一汽-大眾此舉的底氣,或許來自其產品的供不應求。

自1991年成立至今,一汽-大眾在中國賣出的汽車超過500萬輛,其中包括暢銷十幾年的捷達轎車。近年來其大眾品牌里的高爾夫6、速騰、CC等車型,屢現“加價銷售”,面對消費者“饑餓營銷”的質疑,一汽大眾均以“產能不足”作為回應。

但一汽-大眾近兩年在與上海大眾、上海通用的較量中卻處于下風。據中汽協數據,2008-2010年,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鄺立韻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