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日記—我在晨起的朝霞中欣賞你
我在晨起的朝霞中欣賞你
你仰著頭追隨著太陽
那一大片一大片的金黃
像在展示,又像在期望
在萬紫千紅的花叢中
你對陽光的崇敬至高無上
我在晨起的朝霞中欣賞你
你仰著頭追隨著太陽
那一大片一大片的金黃
像在展示,又像在期望
在萬紫千紅的花叢中
你對陽光的崇敬至高無上
懂得感恩的花
總是用微笑回報
10月17日——22日
在兩個下屬的支教的帶動和慫恿下,一激動,今年10月17--22號,也榮幸的體會了一把支教的感觸,出發前的想象是支教的地方一定很艱苦,估計沒什么吃的,所以我們雖然很久沒有背很多東西趕火車了,但是這次還是大包小包的,像個高級的民工,項目的地江西出發了,尤其是前一組的“經驗”,讓我們又無端加了一堆的方便面和余姚榨菜,懷著滿腔的熱情,終于在半夜9點趕到了那個位于312國道邊的“平安希望小學”,這是平安1996年援助的一所小學,在校學生100多人,連校長在內9位老師,其中3位屬于臨時下派鍛煉1年的鎮小老師,共5男4女,其中有一位女老師,32歲分配到這個路邊的小學,已經12年了,看看她尤其是每天4點以后獨自一個人守著這個寒風呼嘯的小學,半夜也只有一個人的渡過了12個春夏秋冬,如果是我,想想都后怕!
上課其實真的很簡單,當然,如果你想復雜也可以,低年級的孩子們很喜歡美術,音樂,稍微高一點到了三年級,就很喜歡科學等課程,當然,無論哪一個年級,都喜歡體育,因為孩子的天性,還由于,這里每日的課程除了語文,數學就是英語,美術偶爾會上,也是完成上面的任務,其他的課程,如品德就轉化成語文,科學就是數學,音樂也被分掉了,孩子們對音樂的喜愛轉化成了小本子上的流行歌曲,五年級的女孩問我會不會唱“十年”,我問他們為什么要唱這首歌,他們說,因為這首歌最有感情,當時的我真的無語,最帶勁的是孩子們念語文和英語的聲音,那是出奇的響亮,當然,輪到我們去上課,這個響亮的聲音也轉化成了一個個不安分的吼叫,讓我們除了手握教鞭故作兇狠狀,別無他法,問題還在于,即便你忍不住用教鞭打了孩子的屁股,小孩子,尤其是男孩子,還要做出一副英雄的姿態,洋洋得意,原本以為40分鐘不再話下的我們,第一次的課程基本都非常狼狽,當然接下來,我們總結了經驗,也變得很從容了,1,2年級的主交音樂,美術,而且兩個人一起上,三年級以上的,可以加點科學,當然最好因地制宜,講講農村孩子見得到的東西為素材,這樣孩子的參與度很高,可也容易上。
這次支教困難的不是上課,也不是伙食,吃的東西很多,當然這要緣于你會燒,難的還是住,這里經過前幾批的蹲點,房子基本能住,但是96年的木制窗戶,遇到大風呼呼的響,房頂常年漏雨,屋子里面,看著就讓人很不舒服,如果不是支教--就是吃苦的理念在支撐著我們,我估計老早跑路了,幾天下來,沒有一天睡好的,尤其是第一天,早上起來,兩個眼睛都睜不開,一副狼狽加沒精打采的樣子,想想也不可能鎮住那群爹娘都不在身邊的無法無天的孩子們。
不過,這次支教留給我的更多的還是反思,孩子們見到支教的老師,伸出手就知道討東西,不給還不肯走,后來,我一邊一邊的告訴他們,獎品不是靠討來的,是靠自己的努力爭取來的,但是沒用,他們習慣了,所以這也是以后一定要注意的地方,我們改貸給孩子們什么,是快樂,不是獎勵,是對榮譽的爭取,而不是乞求,另外感觸我的還有這些老師,由于地處農村,老師們的工資也不高,本地的老師忙著想別的辦法賺錢,外派的老師忙著想辦法托關系趕緊調走,所以4點一到,老師和學生都魚貫而出,分不出是誰先一步逃離這里,如此這般景象,農村的孩子的未來在哪里,讀書讀不上去,讀的高不成低不就,田野荒廢了,城里又多了一些看了讓人心酸的民工,也許社會就是這樣吧,差距越來越大,能責怪這些孩子什么呢。
看著他們買來的1毛錢的糖果,涂滿了辣味的零食,能說什么呢,都說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可很多孩子就是輸在了起跑線上,看著四周他們打工的父母蓋的一幢幢成型或者因為錢不夠,還沒有成型的房子,真不知道支教的我們還能干些什么。
閑暇里,跑去周圍的村子,看到很多農民家里都養了雞,想想改善一下吧,可是農民也很厲害,60元一斤,一只3斤重的雞5個人一頓消滅的雞花了我們180元,幾個人呢想都沒想買下來,因為這里是支教的地方,也許這也是一種捐款,也不知道人家懂不懂我們的一片心思。。。。
不過,這次支教留給我的更多的還是反思,孩子們見到支教的老師,伸出手就知道討東西,不給還不肯走,后來,愛我一邊一邊的告訴他們,獎品不是靠討來的,是靠自己的努力爭取來的,但是沒用,他們習慣了,所以這也是以后一定要注意的地方,我們改貸給孩子們什么,是快樂,不是獎勵,是對榮譽的爭取,而不是乞求,另外感觸我的還有這些老師,由于地處農村,老師們的工資也不高,本地的老師忙著想別的辦法賺錢,外派的老師忙著想辦法托關系趕緊調走,所以4點一到,老師和學生都魚貫而出,分不出是誰先一步逃離這里,如此這般景象,農村的孩子的未來在哪里,讀書讀不上去,讀的高不成低不就,田野荒廢了,城里又多了一些看了讓人心酸的民工,也許社會就是這樣吧,差距越來越大,能責怪這些孩子什么呢,看著他們買來的1毛錢的糖果,涂滿了辣味的零食,能說什么呢,都說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可很多孩子就是輸在了起跑線上,看著四周他們打工的父母蓋的一幢幢成型或者因為錢不夠,還沒有成型的房子,真不知道支教的我們還能干些什么。
閑暇里,跑去周圍的村子,看到很多農民家里都養了雞,想想改善一下吧,可是農民也很厲害,60元一斤,一只3斤重的雞5個人一頓消滅的雞花了我們180元,幾個人呢想都沒想買下來,因為這里是支教的地方,也許這也是一種捐款,也不知道人家懂不懂我們的一片心思。。。。
窮的人家真窮,受第一對伙伴的委托,我們來到了只剩爺爺奶奶的孩子家,60年代的土坯房,除了一張桌子,也找不出什么家具,床上的被子舊的不知用了多少年,孩子也因為營養缺乏,長得象一個掛霜的茄子,看過之后我們,把帶去的防寒的衣物在冷空氣還沒來的情況下,全部捐了出去,包括所有帶去的床單被套,總想著讓他爺爺奶奶少花一分是一分。。。但是愛心真的不是那么容易捐的,記得到校的第一天,校長就跟我們訴苦,經費缺乏,用了十多年的籃球架已經破破的站立在那里,不能給孩子帶來任何快樂了了,雄心壯志的我們似乎立馬相反會寧波去尋找愛心人士來完成這只需8000元的(也不是很小的一筆錢)的愛心,但是幾天的所見所聞,讓我們覺得,這筆善款,還是慢慢再籌,或者籌了也要自己監督著完成,為什么呢,因為我們看到了學校干部的下鄉檢查,看到了村干部的富裕,看到了村部飯店的紅火。。。。
難道真的很窮,沒錢????一串串的疑問,拷問這我們這些出來匝道的愛心人士,其實我們也不富裕,我們中的有些伙伴還在捉襟見肘,但是看著酒過三巡那發紅發黑的臉,再想起當地的孩子手里握著的1毛錢的零食,再想起剛剛分配的那些大學生,來做老師,確實為了錢,為了前途,那一臉的迷茫和無奈,我也感覺,真的無奈,如果國家能夠檢視一下最基礎的地方的老師的工資,也許他們能安居,當然接下來也會樂業,但是現在的一切,不是我們幾個支教老師所能完成的,無奈之下,我們相約明年去一個真窮得地方,標準是領導和百姓都一樣窮,但是不知道還找得到嗎,最起碼我們會找到一個又一個真正需要的幫助的孩子,把我們也是牙縫里省下的錢,花到實處。。。。
風信子泄露了真實的消息,
說你要走了,
要到山的那邊去,
做一名鄉村小學教師,
還說無需與我做庸俗的別離。
但我們曾有過的那些日子,卻不會走,
即使它開作一束冰凌花,
也將構成永恒的風景線,
鑲入歲月的框架,
懸掛在我生命的墻壁。
趁著黑夜,我派思念提前啟程,
為那座老了的獨木橋
不再發出心悸的呻吟,
為讓一陣太陽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