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中國污染地圖
歷時半年多,蘋果公司依舊不公開在華供應商,中國環保組織再度發力,清查蘋果供應鏈污染地圖。這家全球市值最大的電子帝國,將面臨更猛烈的環境污染追責。
責任編輯:何海寧 汪韜 實習生 胡清
歷時半年多,蘋果公司依舊不公開在華供應商,中國環保組織再度發力,清查蘋果供應鏈污染地圖。這家全球市值最大的電子帝國,將面臨更猛烈的環境污染追責。
在蒂姆·庫克剛剛接替喬布斯就任蘋果公司CEO一職時,就收到一份來自中國的特殊“禮物”:由公眾環境研究中心牽頭的五家環保組織,經過半年多時間調查,公布了一份蘋果在中國供應鏈的污染地圖。
這已是中國環保組織所做的第二季調查報告。2011年8月31日,公眾環境研究中心等環保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第二季調查列舉了22家企業的污染問題,加上2011年1月20日第一季公布的5起污染問題,共有27家蘋果疑似供應商被點名。
這個全球市值最大的電子帝國,因其龐大生產鏈上的污染問題,使其生產的靚麗產品蒙上一層灰色的面紗。
(明鏡/圖)
調查蘋果
昆山市萬方水岸的業主大多是外地打工者,他們積蓄多年才在這里買下一套房子。隔壁是同心居委會24戶集中居住的居民,他們在幾年前由村民變為居民。
與他們為鄰的是凱達電子和鼎鑫電子(下稱凱達和鼎鑫)兩家工廠,它們在第二季報告中被稱為蘋果公司的“疑似供應商”。數年來,蘋果生產的靚麗產品并未點綴他們的生活,卻給他們帶來了噪音和難聞的廢氣。多年的投訴,雖有改善,但無根治。直到2011年又進入公眾環境研究中心的視野。
2007年以來,公眾環境研究中心就開始向知名企業發起“綠色倡導”,倡導大型企業綠化供應鏈,多個IT品牌積極行動,但蘋果公司一直極少回復。在回復公眾環境研究中心的信函中,蘋果公司稱,其“長期的政策就是不披露供應鏈”。
在蘋果產品受到熱烈的追捧的另一面,不斷擴大的供應鏈卻在制造更多的污染事件,其對供應鏈的審核和社會責任的要求也越來越放松。
典型的事例是,2011年5月20日成都富士康iPad2生產線拋光車間發生爆炸,造成3死16傷的慘劇。這起事故是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