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會要做營利機構就完了”——訪基金會中心網總裁程剛

基金會有責任去做投資,去做理財,但必須由專業機構來做,而且必須透明地做。創立至今已一百零幾年的諾貝爾獎,如果不投資不理財的話早就把錢花光了。

責任編輯: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基金會有責任去做投資,去做理財,但必須由專業機構來做,而且必須透明地做

基金會的發展,源自它的實力和能力。一塊來自捐款,另一塊就來自自有資產

為什么有的基金會反應及時,因為自己有錢,就可以馬上行動,如果要等籌款就晚了

行業的發展水平有多低,公眾并不清楚。但有時候不依不饒,實際上造成能力越來越低

 

程剛 (程剛/供圖/圖)

短期的理財我覺得是負責任的

南方周末:關于基金會的錢,是萬眾矚目的問題,你怎么看待基金會賬上的這些錢?他們是否應該做投資項目?

程剛:我個人覺得,第一,公募基金可以做短期理財。

按照目前政府的規定,公募基金會每年要花掉捐贈收入的70%。在實際操作中,這個錢有一個劃撥的滯留期,比如半年。

短期的理財是一個負責任的態度。CPI迅速上漲,我們貨幣貶值的速度是很快的,如果不理財,實際上錢就貶值了。

實際上我們采集的情況是,全國基金會中,很多都不做投資,放在那里。錢一分錢沒少,但事實上貶值。

第二,非公募基金會可以有一個比較理性的中長期的投資和理財的行動。非公募基金會按照慣例規則每年要花掉8%就可以,資產有比較長的期限,可以很好地做中長期投資。

第三,其次是怎么投的問題,應該由專業機構來承擔這個工作。

全國有兩千多家基金會,截止到2010年整個資產規模大概是在410億上下,如果有25%的投資,應該有100億左右,這是一個保守的數字,我是把公募基金會和非公募基金會做了一個平均來計算。

投資這個事是非常專業的,我覺得目前在國內應該是委托專業的人去做來降低風險,獲得穩定的收入。應該由專業的機構做這個,這是一種方法,不一定要自己干!

我想表達的意思是基金會有責任去做投資,去做理財。這就是我對投資理財的態度。

做一個對比吧,比如說諾貝爾獎,我老愛提這個例子,創立至今已一百零幾年的諾貝爾獎,如果不投資不理財的話早就把錢花光了。那么現在不但沒花光,獎金數額是年年在漲,基金的金額盤子也越來越大,這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